截止到2月底,國內3G用戶達到5598.9萬戶。但現在風頭正勁的是聯通、電信。雖然中國移動十分努力在推動TD的發展,但卻是在艱難前行。其中的原由,產業界都清楚。其中一個最為關鍵的問題是TD終端不豐富。不說中國聯通有iPhone等超明星終端,和中國天翼比起來,TD終端差的也不是一星半點。中國移動也曾投入13億元用來推動TD終端,但到目前為止,我們看不到一款TD手機成為明星手機。
為何?
因為TD沒有一個給力的芯片廠商來支持。
目前做TD手機芯片的廠商太少,國際廠商不積極支持,國內企業在技術上突破不了,直接造成了TD終端的困局。所以,對于中國移動來說,需要更多的芯片廠商參與進來,推動TD產業鏈的成熟。
所以,當國際芯片廠商Marvell參與進來的時候,中國移動給予了高度的重視。今年2月,中國移動就與華碩、Marvell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的終端,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親自出席了發布會。可見,Marvell的技術實力、對TD的投入力度、產品成熟度,已經得到了中國移動的認可和支持。
但近日有媒體發表言論,呼吁TD手機廠商不要采用國際品牌的TD芯片,否則就是崇洋媚外,以此否定Marvell。這種言論在中移動集采招標結果即將公布之際出現,有試圖煽動公眾輿論,左右招標決策之嫌。
這種論調的出現,從表面上看, 是為TD好,為民族產業鼓與呼。實質上,這種打著保護民族產業旗號的言論,實質是為一己私利而已,是狹隘的民族產業保護論,不僅無益于TD的發展,更無益于中國的信息通信產業走向世界。何況,Marvell這樣一家有著華人背景的國際企業,用自己的影響力說服多家國際手機品牌加入支持TD產業發展的行列,正是TD產業所急需的,我們又有何擔心的呢?
今天,TD產業急需和諧一致的聲音,需要高質量、豐富多樣的終端產品,需要更多的像展訊、聯發科、Marvell這樣的企業加入。在通信行業,最令人尊敬的是華為、中興這樣的企業。當年的“巨大中華”,只有他們通過自身的實力,在國際市場競爭中成長起來。國內的TD芯片企業,得TD國際標準的地利,為什么不學學他們,在市場競爭中爭取一席之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