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通信與網絡 > 設計應用 > 物聯(lián)網應用三大場景
物聯(lián)網應用三大場景
空城
來源:計算機世界報
摘要:  物聯(lián)網和智慧地球理念能夠得以實現(xiàn)的原因,是因為世界早已經邁入了3I時代(IBM提法),即Instrumented(工具植入化,40億手機用戶,300億RFID,龐大的傳感網絡和工業(yè)信息化系統(tǒng)等), Interconnected(互聯(lián)化),和Intelligent(智能化),我們只需要“百尺竿頭,更上一步”就可以實現(xiàn)5A化(anywhere-任何地點,anything-任何事物, anytime-任何時間, anyway-任何方式,anyhow-任何原因)的物聯(lián)網世界。
Abstract:
Key words :

 物聯(lián)網和智慧地球理念能夠得以實現(xiàn)的原因,是因為世界早已經邁入了3I時代(IBM提法),即Instrumented(工具植入化,40億手機用戶,300億RFID,龐大的傳感網絡和工業(yè)信息化系統(tǒng)等),
Interconnected(互聯(lián)化),和Intelligent(智能化),我們只需要“百尺竿頭,更上一步”就可以實現(xiàn)5A化(anywhere-任何地點,anything-任何事物, anytime-任何時間, anyway-任何方式,anyhow-任何原因)的物聯(lián)網世界。圖1中描述的這個宏觀的應用場景對三大類物聯(lián)網應用都適用,但從更深層的技術架構來說,三大類應用存在業(yè)務細節(jié)上的差別,下面分別細述。

                                                    圖1  跨越時空的技術架構和部署場景
 “1”代表客戶端,可以是PC,PDA等,坐落在美洲;“2”代表運行在“云”服務器上的SaaS或非SaaS信息系統(tǒng),坐落在非洲;“3”代表末端,可以是任何智能物件,坐落在亞洲。
 基于RFID的物聯(lián)網應用架構
 電子標簽可能是三類技術體系中最靈活的能夠把“物”改變成為智能物件的,它的主要應用是把移動和非移動資產貼上標簽,實現(xiàn)各種跟蹤和管理。按瑞士ETH Fleisch教授的劃分,RFID是穿孔卡、鍵盤和條碼等應用技術的延伸,它比條碼等技術自動化程度高,但它們都屬于提高“輸入”效率的技術,也都應該屬于物聯(lián)網應用技術范疇。Auto-ID中心的EPCGlobal體系就是針對所有可電子化的編碼方式的,而不只是針對RFID。RFID只是編碼的一種載體,此外還有其他基于物理、化學過程的載體,例如同方試金石公司的防偽技術。
 EPCglobal提出了Auto-ID系統(tǒng)的五大技術組成,分別是EPC(電子產品碼)標簽、RFID標簽閱讀器、ALE中間件實現(xiàn)信息的過濾和采集、EPCIS信息服務系統(tǒng),以及信息發(fā)現(xiàn)服務(包括ONS和PML)。由于從一開始就讓世界各大洲的從業(yè)人員充分參與,EPCGlobal標準(架構圖如下)得到了較廣泛認同,這里不再對其標準體系架構贅述。
 
                                                                   圖2 EPCGlobal標準架構圖
 ONS(即對象命名服務Object Name Service)主要處理電子產品碼與對應的EPCIS信息服務器地址的查詢和映射管理(如圖3),類似于互聯(lián)網絡中已經很成熟的域名解析服務(DNS)。在設計ONS規(guī)范時,EPCGlobal組織要求必須結合現(xiàn)有互聯(lián)網基礎設施和相關規(guī)范進行,這顯然是一個正確的決定。于是ONS基本上按DNS的原理實現(xiàn),甚至采用了DNS的現(xiàn)有基礎設施,現(xiàn)今全球ONS服務也是EPCglobal委由世界最大的DNS營運商VeriSign營運。

                                                                                      圖3 ONS服務原理
 EPC產品電子碼識別只是“標簽”,所有關于產品有用的信息都用一種新型的標準的XML語言——實體標識語言(Physical Markup Language )來描述,PML的作用就像互聯(lián)網的基本語言HTML一樣。
 有了ONS和PML,以RFID為主的EPC系統(tǒng)才真正從Network of Things走向了Internet of Things(物聯(lián)網)。基于ONS和PML,企業(yè)對RFID技術的應用將由企業(yè)內部的閉環(huán)應用過渡到供應鏈的開環(huán)應用上,實現(xiàn)真正的“物聯(lián)網”。
    ONS和PML作為物聯(lián)網框架下的關鍵技術,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相比之下,傳感網和M2M從業(yè)群體的技術架構還沒有完全上升到ONS/PML這樣同等的“物聯(lián)網”技術體系高度,這大概也就是Auto-ID人群認為物聯(lián)網概念是他們首創(chuàng)的主要原因吧。筆者認為,在走向物聯(lián)網的道路上,傳感網和M2M群體應該借鑒和直接采用ONS/PML技術體系。
 基于傳感網絡的物聯(lián)網應用架構
 當人們談論傳感網絡的時候,一般主要是指無線傳感網絡(WS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此外還有視覺傳感網(VSN, Visual Sensor Networks)以及人體傳感網(BSN, Body Sensor Networks)等其他傳感網,這里我們也主要討論WSN。
 WSN由分布在自由空間里的一組“自治的”無線傳感器組成,共同協(xié)作完成對特定周邊環(huán)境狀況,包括溫度、濕度、化學成分、壓力、聲音、位移、振動、污染顆粒等的監(jiān)控。WSN中的一個節(jié)點(或叫Mote)一般由一個無線收發(fā)器、一個微控制器和一個電源組成。WSN一般是自治重構(Ad-Hoc或Self-Configuring)網絡,包括無線網狀網(Mesh Networks)和移動自重構網(MANET)等。
 無線傳感網目前還是計算機和通信專業(yè)的學者們一個非常活躍的研究領域。10多年前IBM(蘇黎世研究中心)、微軟等大企業(yè)就開始投入巨資研究傳感網,但商業(yè)收效甚微,所以大企業(yè)已經基本不再投入做純WSN研究(哈佛大學Welsh教授語),目前WSN的研究主要還是在大學和國立研究機構。
 筆者聽過Welsh教授最近關于WSN的主題發(fā)言,他認為目前企業(yè)和研究機構對WSN的關注點完全不一樣,企業(yè)能賺錢的WSN技術對研究人員來說太簡單,算不上成果,而研究機構做的東西離實用差距又太遠,波士頓市的基于哈佛WSN先進技術的CitySense計劃(“感知波士頓”)的失敗就是例子,而美國Oklahoma市采用了更簡單成熟技術的MicroCAST計劃卻獲得了成功。
 到目前為止,WSN研究最成功的成果可能要數(shù)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Culler教授研究小組提出的Mote的概念和他們研制成功的Mote節(jié)點產品,相關成員2003年在硅谷成立了一個名為MoteIV的公司,銷售Mote產品和推廣WSN應用,但后來因經營狀況不好而改名為Sentilla,不再以WSN業(yè)務為主。筆者對WSN沒有深入的研究,但15年前筆者在美國做并行計算時,年輕的Culler教授也在做并行計算系統(tǒng)的研究,而且也算是當時頂級的并行計算專家,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他老先生又成了領導潮流的WSN專家,而且已經桃李滿天下,Welsh教授就是Culler教授的學生。難怪筆者覺得“曾似相識”,現(xiàn)在WSN的研究就好象15年前學術圈里對并行計算系統(tǒng)架構的研究一樣,提出了很多種技術架構,到頭來超級并行計算機還是“返樸歸真”,采用了最簡單通用的網絡連接技術。
 WSN的研究大多還專注于網絡底層(包括非IP協(xié)議的ZigBee、TinyOS和基于IP的6LoWPAN等),以及電源的持久性等問題,按照其目前的發(fā)展,筆者認為WSN離真正的“物聯(lián)網”還很有一定距離,對像EPCGlobal中ONS和PML等物聯(lián)網層面的問題研究還不夠。另外,筆者認為,WSN的研究者們太熱衷于無線技術,忽略了感知層用有線現(xiàn)場總線和傳輸層用長距離無線通信的組合。從實用和商業(yè)推廣的角度,這個組合早已經達到穩(wěn)定和大規(guī)模應用的水平。
 基于M2M的物聯(lián)網應用架構
 業(yè)界認同的M2M理念和技術架構覆蓋的范圍應該是最廣泛的,包含了EPCGlobal和WSN的部分內容,也覆蓋了有線和無線兩種通信方式,一個典型的M2M系統(tǒng)由圖4所示的幾個部分組成。

                                                                    圖4 典型的M2M系統(tǒng)
 M2M也覆蓋和拓展了工業(yè)信息化(兩化融合)中傳統(tǒng)的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統(tǒng)。SCADA系統(tǒng)在工業(yè),建筑,能源,設施管理等領域和現(xiàn)在的M2M系統(tǒng)一樣,行使設備數(shù)據收集和遠程監(jiān)控監(jiān)測的工作。乍一看,M2M和SCADA似乎是一樣的,但由于M2M基于互聯(lián)網等新技術,有很多標準化的東西(如XML,WebServices/SOA等)做基礎,它和傳統(tǒng)的SCADA是有區(qū)別的,好多SCADA系統(tǒng)基本上還基于陳舊的C/S架構。
 M2M有如下圖所示的兩種業(yè)務模式。MVNO(移動虛擬網絡運營商)業(yè)務模式在中國還未形成(或政策不允許),但在美國早已經存在,JasperWireless、Aeris等公司一直在做基于SaaS營運的M2M業(yè)務MVNO,也就是MMO(M2M Mobile Operator)。
由于M2M/智慧地球最近的發(fā)展催生了許多新的機遇,美國各大營運商如Verizon、ATT等以前都不直接做M2M業(yè)務,最近都紛紛成立了M2M業(yè)務部門,直接開展M2M業(yè)務,例如AT&T和Amazon合作直接支撐其Kindle電子閱讀器無線接入服務。結果迫使一些原來的MVNO成了MVNE,Jasper-    Wireless就是例子,ATT&T正好采用了JasperWireless平臺。
 在中國,三大營運商從一開始就直接做M2M業(yè)務,一開始就沒有MVNO生存的機會,同方軟件專業(yè)做M2M軟件已有很多年,憑借多年M2M業(yè)務積累的優(yōu)勢成為了中國移動公司M2M營運平臺的MVNE。.
 同樣,M2M的發(fā)展缺乏ONS和PML那樣的“物聯(lián)網”標準規(guī)范和統(tǒng)一體系架構,雖然有一些像oBIX、BITXML、oMIX那樣的嘗試,但像ONS和PML那樣的統(tǒng)一的規(guī)范還未形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chuàng),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主站蜘蛛池模板: youjizz国产| 国产女人乱子对白AV片| 中文字幕黑人借宿神宫寺| 精品哟哟哟国产在线不卡| 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APP|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欧美性xxxxx极品| 国产剧情精品在线| 一出一进一爽一粗一大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免费观看 | 欧美综合中文字幕久久| 国产手机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在线天堂网| 欧美激情a∨在线视频播放|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欧美黑人xxxx猛战黑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一级做a爰片毛片| 欧美人妖视频网站| 四虎影视成人永久免费观看视频 | 又紧又大又爽精品一区二区|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高清| 日韩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六月婷婷中文字幕|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 放荡的女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免费| 美女网站色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第二页在线播放|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爱情岛论坛亚洲品质自拍视频网站| 国产精彩对白综合视频|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看| 欧美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欧美国产日韩a在线观看|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