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日經新聞的消息稱,鴻海將聯手夏普投資2000億日元到OLED面板上,這是雙方聯姻后的第一個大動作,強化在OLED上的投資,追趕下一代顯示技術的趨勢。“液晶之父”夏普大筆投資OLED,這意味著顯示技術加快更替。
夏普(中國)公關部相關人士當天向筆者證實了這個消息。據3月30日夏普日本官方網站發布的公告,夏普從鴻海獲 得的增資扣除相關費用后的凈收益估計約為3845.27億日元,主要有七項用途,其中2000億日元投向OLED,用于面向OLED產業化的技術開發投 資、量產設備投資等,預計支出時期從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計劃試產線2018年上半年開始批量生產OLED面板。
群智咨詢副總經理李亞琴告訴本報記者,這項投資大約100多億元人民幣,利用夏普的日本技術團隊,預計先上馬一條小型6代OLED面板生產線,月產能約1萬多張大片OLED屏,在2019年投產,會先向蘋果供貨用于下一代IPhone的手機屏。
給夏普按下“重啟”鍵
夏普2015財年預計營業利潤虧損1700億日元。全球最大的電子代工企業鴻海將向夏普增資3888億日元,控股夏普66%,雙方4月2日正式簽約。這筆增資用于七項用途,加快“百年夏普”的技術、經營創新,就像按下“重啟”鍵。
除了2000億日元投向OLED,余下六項用途包括:投資600億日元,用于提升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的清晰度、良品率及下一代技術研發;投資 400億日元,用于消費電子產品擴張物聯網(IOT)業務和變革商業模式;投資80億日元,用于太陽能電池業務向解決方案領域轉型;投資100億日元,擴 大車載、工業、物聯網的高附加值電子零部件業務;投資400億日元,用于商務解決方案領域,包括機器人事業投資;投資約265億日元,以日本、亞洲和中國 為中心,在重點地區提升品牌價值,擴大新規劃事業的研發投入。
從上述七項用途可見,OLED投資是重中之重。夏普在公告表示,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機發光二極管)能夠生產出比背光源液晶顯示設備更薄、亮度更高、色彩更鮮艷的顯示設備,因此繼液晶顯示設備以后,未來有望作為尖端顯示設備 應用于智能手機、車載顯示屏、超薄電視領域。
“競爭企業已經在手機上實現了OLED液晶顯示設備的量產,未來預計將會代替液晶顯示設備,逐步擴大在液晶產品中的市場份額。”夏普表示,從數據看,預計2020年OLED的市場規模就將達到439億美元,對比2014年年平均增長率16%。
夏普所指的“競爭企業”應該為三星。李亞琴說,三星2015年OLED手機屏出貨量達到2.5-2.6億片,預計今年出貨量將增至3億片。
上馬OLED爭奪蘋果訂單
“液晶之父”夏普在OLED上大筆投資,意味深長。鴻海聯姻夏普后,促使夏普加快在OLED的投資,目標是為了爭奪蘋果下一代IPhone手機屏的訂單。
夏普在3月30日的公告中指出,業界主要的智能手機生產廠商已計劃于2018年前向市場投放采用了OLED顯示設備的產品,以替代目前主要使用的液晶顯示設備,這種趨勢意味著液晶產品市場的變革。
“我司擁有已在液晶顯示設備上使用的獨立IGZO技術和實現高精細化的LTPS(Low Temperature Poly Silicon,低溫多晶硅)技術。通過在移動電話專用的小型顯示屏上結合采用IGZO技術和LTPS技術,能夠低成本地實現迄今為止OLED顯示屏無法 實現的低耗電量。而在中型液晶產品領域,采用了IGZO技術的OLED顯示設備比采用非晶硅的液晶顯示器耗電量更低,性能方面更具優越性,由此推斷市場將 會擴大。我司旨在通過最大限度利用公司長年積累的液晶屏技術,成為世界主流的OLED顯示設備供應商。”夏普表示。
上個月,蘋果公司新品發布會透露的信息顯示,IPhone最早將于2017年小量使用柔性OLED屏。
夏普表示,未來OLED屏產品的市場還將急劇擴大,而夏普具有優勢的液晶屏產品也將與之長期共存。“未來,高端領域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將普遍采用能夠像紙一樣折疊彎曲的柔性OLED顯示屏,而中低端領域的移動電話手機產品仍將持續使用液晶顯示屏。”
力爭2018年批量試產
筆者從夏普的公告中獲悉,夏普計劃將在2017年中期,開展運行OLED試產線所必須的技術開發,并進行量產設備采購等,以此確立產品量產技術,并致力于試產線在2018年上半年開始批量生產。投資金額和產能將根據未來的設計而定,具體構想如下。
在龜山工廠內新建運行用于實現OLED批量生產的研究開發生產線、試產線以及批量生產線。這些生產線不僅要能生產目前其他公司已經量產的 OLED產品,還要能夠生產可彎曲的OLED產品。每條生產線的投資額分別預計為280億日元、480億日元、1240億日元。而在各年的投資金額明細 中,預計2016年為50億日元,2017年為750億日元,2018年為1000億日元,2019年為200億日元。
通過上述投資,在2019年實現5.5英寸手機屏(縱向68.5毫米×橫向121.5毫米)單月產能約1000萬片的生產能力目標。最終達成年度生產5.5英寸智能手機專用OLED顯示屏約9000萬片,年度銷售額2600億日元的銷售目標。
李亞琴分析認為,如果夏普要達到這樣的OLED產能,目前100多億元人民幣的投資比較難,不排除鴻海和夏普追加投資的可能性。關于建設的地點,業內還有另一種說法是會在夏普十代線旁邊投建,因為那里還有空地,而且鴻海已在管理十代線,人員調配方便。
“目前,三星的OLED面板生產線有4.5代、5.5代和6代,如果都折合成6代線的產能,今年一季度的月產能可以達到12.5萬張大片 OLED屏。而夏普OLED的投資高峰在2018年,所以預計正式投產在2019年,屆時其6代OLED線的月產能估計1萬多張大片OLED屏。”李亞琴 說,所以即使三年后夏普OLED屏投產,追趕三星還需要更多時間。
為了追趕韓國公司三星、LG在OLED上的優勢,日本顯示公司(JDI)也已經購買了OLED面板生產線的設備。李亞琴預計,JDI的OLED生產線將在2018年第四季度投產,月產能約3萬張大片OLED屏。
日本企業(中國)研究院執行院長陳言向本報記者分析說,鴻海是蘋果手機、筆記本電腦的最大代工企業,今后有了夏普的液晶面板及未來的OLED面板支持,鴻海將更容易拿下蘋果的代工訂單。而104歲的夏普有良好的技術和品牌,與鴻海龐大的訂單和高效的管理結合后,三四年內實現扭虧應該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