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德國,我們就能想到它發達的汽車和工業體系,德國是“工業4.0”的主要發起者。得益于強大的工業應用,德國的半導體產業同樣很厲害,據相關數據統計,2018年德國半導體市場增長迅猛,增長率為8%,達160億美元,預計2019年德國市場持續增長,增長率為4%。德國半導體企業在2018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19年德國半導體市場增長的機遇在哪,一起來看看吧!
德國半導體市場增長的三大驅動力
據相關專家預測,半導體市場的增長主要基于半導體部件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腦和電視機中的應用,2019年半導體在汽車領域的應用也會在三個領域迅速增加。
一是聯網汽車,即在車輛中安裝高端資訊娛樂系統;
二是自動駕駛或駕駛輔助系統的使用;
三是電氣化和電動車輛生產的增加,預計到2030年,大約50%的汽車將配備一種電動傳感系統。
德國對未來汽車和工業半導體市場做好了準備,對工業物聯網、工業4.0與傳感器的現代工廠和新移動領域的投資證明了這一點,德國是歐洲最重要的半導體和投資生產基地,如研究微電子的研發機構或新的生產設施,表明德國作為投資地,未來對工業仍將具有吸引力;德國勞易測電子作為擁有50多年豐富經驗的傳感器解決方案專家,它們新推出的色帶導航傳感器OGS600,測量范圍廣、檢測速度快、抗環境光干擾能力強,適用于特殊場合的快速行走AGV設備。
2018年德國主要半導體廠商的成績,從中也能看出一絲端倪
1、德國芯片廠世創(Siltronic AG)
作為全球排名靠前的超純硅生產廠商,世創的影響力很大,包括生產適用于多種應用的完美表面的拋光晶圓、外延晶圓和專用晶圓。產品廣泛用于極其復雜的半導體元件以及信息處理的高度集成的微處理器和存儲器組件,計算機芯片和尖端功率半導體也是其重點部署的領域。Siltronic AG是全球第四大半導體硅晶圓廠,2018年中旬曾有臺媒報道,稱紫光集團計劃斥巨資將Siltronic AG收入囊中。
前不久,世創電子官網功不可2018年第三季度公司運營狀況。世創電子股份公司首席執行官Christoph von Plotho博士表示,2018年第三季度所有直徑對晶圓的需求依然強勁,由此導致的平均銷售價格再次對我們的銷售和收益產生了積極影響。據公告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的銷售額增加至3.798億歐元,與2018年第二季度(3.613億歐元)相比增長了5.1%,由于對晶圓的持續高需求,平均銷售價格進一步上漲。與2017年第三季度相比,銷售額增長了23.3%,銷售額為3.081億歐元。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平均銷售價格的明顯上漲以及略高的銷量。
2、愛思強
成立于1983年,由亞琛工業大學半導體技術研究所的成員創建,是一家專門為半導體芯片制造業生產設備的制造商。公司提供的設備可以制造先進的電子和光電子應用元件,這些元件的利用范圍包括LED應用、顯示技術、數據存儲、數據傳輸、能源管理和轉化、通訊、信號燈和照明技術以及其它尖端技術。
7月26日,全球領先半導體制造商愛思強(AIXTRON)披露了2018年上半年財報,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3%,達到約9.32億元,受益于用于生產ROYLED的MOCVD系統的需求上升,2018年上半年愛思強訂單量達到約12.23億元,比去年增長了20%。
3、德國博世集團
博世集團是全球第一大汽車技術供應商,業務范圍涵蓋了汽油系統、柴油系統、汽車底盤控制系統、汽車電子驅動、起動機與發電機、電動工具、家用電器、傳動與控制技術、熱力技術和安防系統等 。
博世集團在2018年持續對新技術進行布局,2018年12月,斯圖加特——隸屬于博世集團,羅伯特·博世創業投資公司(RBVC)參與了Graphcore最新一輪融資,助力這家世界領先的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完成兩億美元融資,公司估值一舉達到17億美元。在2018華為全聯接大會(HUAWEI CONNECT)上,博世與華為正式宣布合作,博世物聯網套件軟件服務(Bosch IoT Suite)將搭載于華為云實現在華落地應用,加速物聯網在中國的發展。博士對物聯網和AI技術的支持,也反映了整個行業美好的前景。
德國除了擁有這三大電子企業,還有很多做傳感器和零部件的企業,影響力也很大,它們在2018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根據相關預測,德國的半導體市場和全球工業、汽車、物聯網等三大應用驅動市場相符合,也是一大趨勢,可以說德國半導體市場是未來幾年全球市場的一個縮影,這三大市場也將大幅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