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臺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年度論壇結語時表示,臺積電預計擴增8000名研發人員,投入未來20、30年的科技、材料研發以及半導體產業的基礎研究。臺積電表示要在新竹新建研發中心,將其打造成臺灣的貝爾實驗室,未來3納米以下的研發都會在此研發中心進行。
這是劉德音首次針全新研發中心提出未來研發方針及定位。臺灣《經濟日報》表示,臺積電目前在晶圓代工先進制程領先全球,臺積電此舉將更進一步鞏固其領先地位,狠甩英特爾、三星等勁敵。
對于此前媒體報道的臺積電是否回去美國設廠的問題,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回應表示,臺積電沒有受到美國國防部的壓力,但美國客戶的確有受到美國國防部的關心,希望國防相關產品能在美國生產。國防與商業產品有很多部分重疊,在美國生產,服務與成本都是挑戰,臺積電短期內不會赴美生產,但會持續評估。
芯片行業的持續衰退令存儲芯片價格受挫,拖累三星電子第三季度營業利潤同比大降56%,連續第四個季度下滑,而且有可能在本季度迎來五連跌。不過,三星第三季度的凈利潤為6.1萬億韓元(約合52億美元),超出了5.5萬美元的市場一致預期,這多虧了穩健的三星智能機需求、為新款iPhone供應屏幕緩解了存儲芯片業務的下滑。
本季度三星所有主力業務中, IT手機通訊、面板部門營收利潤均超去年同期水平,消費電子品部門表現基本和去年持平。唯獨最賺錢的半導體部門,僅錄得3.05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84.79億元)營業利潤,同比暴跌77.66%。這對三星來說是不小的沖擊,面對持續的業績下滑,三星做了一些改革,其中就包括削減存儲芯片產能及投資,加速轉向邏輯芯片代工。
在先進制程上,三星一直要與臺積電一爭高下,不過在7nm、5nm工藝上進度中,始終被臺積電壓著,三星在7nm節點上直接使用EUV工藝,不過這也拖累了進度,雖然2018年就宣布量產了,但實際并沒有大規模出貨。在此次財報中,三星表示自家的7nmEUV工藝已經量產,但是沒有公布具體信息,根據此前三星發布的Exynos 9825及5G SoC處理器Exynos 990這兩款芯片的信息來看,三星7nm EUV應該量產的就是自家的這兩款芯片。雖然三星也接了IBM和英偉達這兩家7nm的訂單,但是這兩家的產品要發布還得等明年,所以三星的7nm目前還沒有用武之地。
目前臺積電的5nm已進入風險試產階段,并有不錯的良率表現。對此,根據供應鏈的消息指出,目前已經進入風險試產階段的5納米制程其良率達到了50%,而且月產能可上看8萬片的規模。三星的5nm至今還沒有流片,三星只能在3nm押注了,因為這個節點業界會放棄FinFET晶體管轉向GAA晶體管,三星是第一個公布3nm GAA工藝的,臺積電在這方面公布的信息比較少,不確定具體進度。三星表示正在加速3nm研發,預計在2020年完成技術開發,后續會開始測試、量產等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