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臺積電赴美建12寸晶圓廠
芯新聞:2020年5月15日,臺積電宣布,在與美國聯邦政府及亞利桑那州的共同理解和支持下,有意于美國興建且營運一座12寸晶圓廠先進晶圓廠。晶圓廠將于2021年動工,于2024年開始量產,臺積電于此項目上的支出(包括資本支出)約120億美元。
入選理由:對于臺積電將赴美建廠一事,長期而言,美國實現半導體產業本地化生產的可能性將提高,但是臺積電在和美國交涉關于“10%”、“25%”等“美國技術比例”時話語權可能會加大,從而減輕美國施壓臺積電對華為斷供的壓力。也讓我們意識到半導體產業作為“大國戰略高地”,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2
ADI收購Maxim
芯新聞:2020年7月14日,全球第二大模擬芯片廠商ADI(Analog Devices, Inc.)正式宣布,將以全股票交易的方式收購競爭對手,全球第七大模擬芯片公司Maxim Integrated,涉及交易金額達209.1億美元,合并后的公司估值將超680億美元(約人民幣4760億)。
入選理由:此次收購將鞏固ADI作為模擬半導體領導者的地位,并在多個有吸引力的終端市場上擴大廣度和規模,帶來預期82億美元的營收。Maxim在汽車和數據中心市場的實力,與ADI在廣泛的工業,通信和數字醫療市場的實力相結合,具有高度互補性,并與長期的主要增長趨勢保持一致。ADI可能會成為下一個集成電路行業整合者。ADI和Maxim的交易結構為股票互換,確保了不需要動用現金儲備或增加50億美元的長期債務。提升了ADI的規模,使其成為領先的整合商。
3
英偉達收購ARM
芯新聞:2020年9月13日英偉達官宣和軟銀集團達成一項協議,根據該協議,英偉達將以 400 億美元的價格從軟銀手中收購 ARM。ARM收購案將于2022年完成交易!
入選理由:英偉達是一家以圖形處理器為主的科技公司,但是英偉達想成長為一家高速互聯網公司,那就需要CPU和高速互聯的網絡硬件。早前,英偉達已經花費70億美元收購以色列Mellanox網絡產品,此次ARM業務的交易,將助其一臂之力,補齊最后一節短板。一旦這次收購完成,英偉達無疑會成為一家性能獨角獸。集成了這些技術以后,一個單卡就能成為一臺獨立運算的高性能計算機,它們之間的高速互聯就足以構成一個超級計算機系統。
4
SK海力士收購英特爾NAND
芯新聞:2020年10月20日,SK海力士和英特爾共同宣布簽署收購協議,根據協議約定,SK海力士將以90億美元(約600億人民幣)收購英特爾的NAND閃存及存儲業務。 本次收購包括英特爾NAND SSD業務、NAND部件及晶圓業務,以及其在中國大連的NAND閃存制造工廠。英特爾將保留其特有的英特爾傲騰TM業務。
入選理由:SK海力士收購英特爾業務后,其NAND業務全球市場占有率姜提升至第二,僅次于三星,將加速存儲產業全球格局的變化。這也標志這英特爾徹底退出存儲器制造業務。SK海力士與英特爾將爭取在2021年底前取得所需的政府機關許可。通過本次收購,SK海力士旨在急速成長的NAND閃存領域中提升包括企業級SSD在內的存儲解決方案相關競爭力,進一步躍升為行業領先的全球半導體企業之一。
5
三星掌門人李健熙去世
芯新聞:2020年10月25日,三星電子宣布,其會長李健熙因病去世。
入選理由:于三星更長遠的未來,隨著下一代李氏家族對于三星控制權的弱化,三星將在韓國可能變成一家更為社會化的公司,而三星電子,因為本身大部分股份由歐美的資本和公司所掌控,大概率仍然會按照一家現代科技企業的節奏穩定發展,至于未來還能否重現李健熙的輝煌,還是會逐漸平庸,這些將在未來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里,交給李在镕和他的繼任者們來努力了。
6
AMD收購賽靈思
芯新聞:2020年10月27日:處理器大廠超微半導體(AMD)與可編程門陣列芯片(FPGA)龍頭廠商Xilinx(賽靈思)聯合宣布,雙方已就AMD以全股票交易收購賽靈思達成最終協議,這筆交易價值達到350億美元。
入選理由:收購完成后,AMD 將提供業界強大的高性能處理器技術產品組合,結合 CPU、GPU、FPGA、自適應 SoC 和軟件業務,為云、邊緣和終端設備提供領先的計算平臺。AMD將借助此次交易構建CPU+GPU+FPGA的產品線版圖,為下一代異構計算落下關鍵一子,同時也意味著AMD將有機會將產品觸角深入到AI芯片、物聯網、航空、汽車、5G通信、人工智能等領域,極大拓展了業務領域,使得AMD能夠在巨頭林立的半導體領域打造堅固的防御堡壘。
7
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寫入“十四五”規劃
芯新聞:2020年10月26-29日,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共十五項60條。
入選理由:我國計劃把大力支持發展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寫入正在制定中的“十四五”規劃,計劃在2021-2025年期間,在教育、科研、開發、融資、應用等各個方面,大力支持發展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接下來在政策的支持下,半導體產業將會有新一輪的契機。
8
比亞迪半導體位列2020全球獨角獸企業前100
芯新聞:2020年12月2日,比亞迪半導體獲得了"2020 全球獨角獸企業500 強"企業,在獨角獸企業名單中位列前100位。
入選理由:據悉,2002年,比亞迪已進入半導體領域,業務覆蓋功率半導體、智能控制 IC、智能傳感器、光電半導體、制造及服務,在全國擁有五大研發及生產制造基地,目前其自主研發制造的車規級MCU芯片,已累計裝車超500萬顆。據國際著名投行預估,比亞迪半導體拆分上市后可達300億市值。集成化的車規級產品協同應用平臺,如電控系統、整車熱管理系統、車身及車載相關系統等成為發展趨勢。
9
兆易創新和北方華創市值破千億
芯新聞:華為事件之后,國內半導體行業發展迎來最強風口。在中國半導體產業里又誕生了兩家市值破千億的企業,分別為兆易創新和北方華創。兆易創新是國內知名的存儲芯片設計企業,主要產品分為閃存芯片產品、微控制器產品以及2019年新增加的指紋傳感器產品。而北方華創是國內集成電路高端工藝裝備的龍頭企業,半導體設備產品半導體設備,并且在多個關鍵制程領域取得技術突破,打破了國外巨頭壟斷位于。
入選理由:半導體產業鏈的上游核心環節,也是半導體芯片制造的基石,明年是建黨100周年,那么在國產替代上又會是一個新的風口浪尖。
10
康佳20億投資半導體
芯新聞:2020年12月15日,全資子公司康佳投控公司、全資子公司康佳資本公司,擬與重慶兩山產業投資有限公司、重慶康山投資有限公司等合作方共同發起設立重慶康芯半導體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基金規模不超過20億元,其中康佳投控公司和康佳資本公司擬合計認繳出資不超過10億元。
入選理由:據相關媒體報道,康佳公司近期在新鄉、東莞、宜賓、鹽城落地數個園區,合計投資約達63億元;與此同時,康佳還發起3只產業基金,合計投入19億元布局產業投資。“科技+產業+園區”已經成為老牌家電企業的長期發展戰略。基金將重點投資半導體、集成電路等相關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