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機遇也是挑戰的一年。COVID-19迫使公司開始了基于云平臺的遠程辦公,5G的推出也使萬物互聯的設備之間聯系更為緊密,此外,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云計算等技術的落地,都在不斷的加速行業的發展和融合。網絡安全始終是強國戰略,不論過去還是未來,網絡安全舉足輕重。
據有關調查顯示,2021年網絡安全行業預測內容如下:
遠程工作者將仍是網絡犯罪分子的目標;
由遠程辦公延伸到危害——云安全隱患將增加;
在網絡安全技能方面的差距將仍然是一個問題;
由于5G增加了連接設備的帶寬,因此IoT設備將更容易受到網絡攻擊。
此外,還包括11項網絡安全行業統計數據
95%的網絡安全漏洞是由人為錯誤引起的。(Cybint)
到2022年,全球信息安全市場預計將達到1704億美元。(Gartner)
全球88%的組織在2019年經歷了魚叉式網絡釣魚嘗試。(Proofpoint)
68%的商業領袖認為他們的網絡安全風險正在增加。(埃森哲)
平均而言,只有5%的公司文件夾受到了適當的保護。(Varonis)
到2020年上半年,數據泄露事件暴露了360億條記錄。(RiskBased)
86%的違規行為是出于經濟動機,而10%是出于間諜活動。(Verizon)
45%的違規行為涉及黑客攻擊,其中17%涉及惡意軟件,22%涉及網絡釣魚。(Verizon)
在2005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之間,記錄了11,762起違規事件。(ID盜竊資源中心)
排名最靠前的惡意電子郵件附件類型是。doc和。dot,占37%,其次是。exe,占19.5%。 (Symantec)
估計全世界的人類和機器使用了3000億個密碼。(網絡安全媒體)
多項大規模數據泄露統計數據
數據泄露暴露了用戶敏感信息,這些暴露信息使用戶面臨著身份被盜用的風險,給用戶和公司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失,且將面臨數據不合規處罰的風險。
截至2020年,數據泄露的平均成本為386萬美元。(IBM)
2020年,發現數據泄露的平均時間為207天。(IBM)
從發現到處理,一次數據泄露的平均周期為280天。(IBM)
2020年,58%的數據泄露事件中涉及個人信息。(Verizon)
自2018年以來,安全漏洞已增加11%,自2014年以來已增加67%。(埃森哲)
64%的美國人從未檢查過自己是否受到數據泄露的影響。(Varonis)
56%的美國人不知道發生數據泄露時應采取什么措施。(Varonis)
2020年,一個推特數據泄露事件波及了130個賬戶,其中包括前任總統和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賬戶,攻擊者通過近300筆交易騙取了121,000美元的比特幣。(CNBC)
2020年,萬豪披露了數據泄露事件,超過520萬名酒店客人受影響。(萬豪)
2019年的米高梅數據泄露導致了1.42億個酒店客人的信息記錄在網上曝光。(CPO雜志)
萬豪喜達屋數據泄露事件中,5億消費者在的信息于2018年公開,數據竊取可追溯到2014年。(CSO Online)
Under Armour在2018年報道說,其“ My Fitness Pal”被黑,影響了1.5億用戶。(Under Armour)
2017年,有1.479億消費者因Equifax數據泄露事件而受到影響。(Equifax)
Equifax數據泄露事件造成的公司損失總計超過40億美元。(時代雜志)
2017年,Friendfinder網站上有4.12億用戶帳戶被盜。(華爾街日報)
2017年,至少有150個國家的10萬個組織和超過40萬臺設備被Wannacry病毒感染,總成本約為40億美元。(技術咨詢人)
2016年,Uber報告稱,黑客竊取了超過5700萬騎手和駕駛員的信息。(Uber)
Uber試圖支付贖金,以刪除5700萬用戶的失竊數據,試圖就此次事件對外界保密。(彭博社)
在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數據泄露事件之一,2013年有30億雅虎賬戶被黑客入侵。(紐約時報)
綜上數據,網絡安全問題一直是當務之急,諸如漏洞、黑客攻擊、信息泄露等,造成的損失不計其數,網絡安全風險正在增加?!熬W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愛加密堅持網絡強國戰略理念,致力于移動應用安全生態圈的構建,對網絡安全事業盡心、盡力、盡責。如今,愛加密擁有七大產品體系,從移動安全已延伸至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安全,從檢測加固延伸至七大產品體系,從全生命周期延伸至萬物互聯持續雙生態安全防護體系,產品體系更加豐富、安全服務更加完善、競爭能力也變得更強。
愛加密作為移動信息安全綜合服務提供商,具備夯實的技術優勢、業務資質優勢、產品方案優勢、市場品牌優勢以及客戶資源優勢。因此,從成立至今,愛加密都嚴格完善技術和服務,不斷擴大產品生態群。未來,愛加密將會一往無前,開拓創新,為網絡安全事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