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 (SIA) 發布了一份數據,表示2021 年 5 月,全球半導體行業銷售額為 436 億美元,比 2020 年 5 月的 346 億美元增長 26.2%,相比 4 月份的419億美元環比增長增長 4.1%。
而在一些地區增長上,SIA也給出了詳細數據,歐洲增長了31.2%、亞太地區/所有其他地區增長了30.9%,中國增長了26.1%、美洲增長了(20.9%),日本增長了(20.4%)。
這個數據一出來之后,很多網友表示,這是怎么了,這次中國芯片增長,居然沒有趕上全球平均增長水平?畢竟全球增長了26.2%,而中國僅增長了26.1%,這是怎么回事?
那么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實這是指全球芯片銷售金額情況,也就是市場規模,是指全球在5月份共賣出了436億美元的芯片,同比增長了26.1%,其中中國地區同比的銷售金額只增長了26.1%。
所以嚴格的來講,中國沒有趕上全球平均水平,并不是一件什么壞事。只能說中國市場在5月份采購芯片金額相比起其它國家和地區來,并不高,僅此而已。
至于為何5月份的市場需求不夠大,原因有很多,比如以前的芯片庫存還有很多,所以5月份這些廠商們沒有放肆的采購,或者因為缺芯,中國市場采購不到等等。
事實上從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1年5月份,中國集成電路的生產量是298.7億塊,同比增長了37.6%,而1-5月份一共生產集成電路1399.2億塊,同比增長48.3%。
很明顯,中國芯片的產能在今年是在急劇的攀升的,這個增長率相比于全球的半導體銷售額的增長,高了很多,這說明中國芯片產能增長速度,是遠超全球平均水平的。
甚至,從另外一方面來看,全球芯片銷售在高速增長,而中國市場增長較為平緩,且國內產能大量,或許意味著今年我們不需要進口那么多芯片了,還能夠節省大量的金錢了,這還是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