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路透社援引四位知情人士的消息報道稱,阿里巴巴、字節(jié)跳動和其他中國科技公司仍然希望能夠獲得更為先進的英偉達AI芯片。
其中兩名知情人士表示,他們正在處理英偉達 H20 型號的訂單,并且正在密切關注英偉達即將對華推出的更強大的基于Blackwell 架構的B30A芯片。
這兩位知情人士表示,如果美國批準英偉達B30A對華出口,其價格可能是 H20目前的售價(約在10,000至12,000美元之間)的兩倍左右,即可能會為20,000至24,000美元。
從目前曝光的信息來看,B30A很可能是基于同樣單芯片設計的Blackwell B300A修改而來。根據(jù)資料顯示, B300A基于臺積電4nm制程,CoWoS-L 先進封裝,擁有144GB HBM3E,功耗為600W。此前的爆料稱,B30A的性能可能會是基礎型號的Blackwell GPU的80%。
上一財年占英偉達收入 13% 來自中國大陸,英偉達希望能夠在中國大陸銷售更多的AI芯片,以獲取更多的收入。但是,美國政府則希望限制先進AI芯片的對華出口。
然而,隨著英偉達CEO黃仁勛與美國總統(tǒng)唐納德·特朗普達成協(xié)議,英偉達將向美國政府分享其H20芯片在華銷售額的15%,這也使得美國撤回了今年4月對于H20的對華出口禁令。
英偉達和其他對控制措施的批評者表示,最好讓中國公司繼續(xù)使用英偉達的AI芯片——這些芯片與英偉達的軟件工具配合使用——這樣開發(fā)人員就不會完全轉向華為。
與此同時,中國科技行業(yè)也在努力擺脫對于美國AI芯片的依賴,并加大對于國產AI芯片的采購,但是他們并未完全停止購買英偉達的AI芯片。一方面是由于國產AI芯片廠商華為和寒武紀所供應的AI芯片可能無法完全滿足他們的需求,特別是在軟件生態(tài)方面。另一方,國產AI芯片廠商的供應能力也相對有限。
另外三位參與中國科技公司工程運營的消息人士也表示,英偉達的AI芯片性能優(yōu)于國產產品。
阿里巴巴、字節(jié)跳動和騰訊沒有回復路透社的置評請求。華為和寒武紀也沒有回應路透社的詢問。
當被問及其與中國競爭對手的立場時,英偉達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不可否認的是,競爭已經(jīng)到來”。但英偉達拒絕進一步置評。
由于英偉達H20芯片在中國市場的前景不明確,這家美國公司在 8 月下旬的財報會議上給出的相對保守的第三季財測數(shù)據(jù),預計第三財季營收為 540 億美元,需要指出的是,英偉達這個營收預測是基于假設該季度沒有向中國市場發(fā)貨任何H20的保守預測。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英偉達高管表示,該公司已經(jīng)獲得了一些 H20 的出口許可證,但尚未開始發(fā)貨,因為它正在解決與該交易相關的一些問題,以便向美國政府提供部分中國銷售額。
其中兩位消息人士稱,英偉達首席執(zhí)行官黃仁勛還向中國客戶保證不要擔心 H20 的可用性,并告訴供應商需求仍然強勁。
路透社7月報道稱,英偉達有60萬-70萬顆H20芯片庫存,并已要求臺積電生產更多芯片。但是隨后The information的報道稱,由于H20在華銷售遇阻。英偉達已要求其一些組件供應商停止與 H20 GPU 相關的正在進行的工作,這暗指該公司據(jù)稱相信繼續(xù)生產是徒勞的。
英偉達首席執(zhí)行官黃仁勛在接受CNBC報道時表示,“我們確實有可能將 Blackwell GPU引入中國市場。”黃仁勛指出:“我們需要繼續(xù)強調美國科技公司在引領和贏得人工智能競賽方面的重要性,并幫助美國技術棧成為全球標準。”不過,最終B30A能否進入中國市場,還需要看美國政府是否能夠發(fā)放許可證。
路透社的最新報道援引消息人士稱,英偉達希望最早在 9 月將 B30A 的樣品交付給中國客戶進行測試。黃仁勛估計,如果英偉達能夠提供有競爭力的產品,中國市場可能價值 500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