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CCF中國網絡大會(CCF ChinaNet 2025)期間,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的“智聯生態,數創未來 ”主題論壇成功舉辦。論壇邀請了鄔江興、錢德沛、張宏科等多位院士蒞臨大會作主旨報告。會上,華為發布《數據通信未來技術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引領未來網絡發展方向。
華為數據通信產品線研發副總裁、數通技術規劃部部長金閩偉表示:“數據通信網絡始終隨終端與應用需求的演進而持續發展,而人工智能技術所帶來的智能化變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千行百業。智能體泛在互聯的浪潮已至,新場景、新業務與新終端正持續驅動數據通信技術的迭代與突破,日益成為推動產業智能化升級的關鍵力量。展望未來10年,超級智能、超越連接、可持續發展,千行百業陸續進入普惠智能時代 ”。
華為數據通信產品線研發副總裁、數通技術規劃部部長金閩偉發表主題演講
華為基于對數據通信業務的理解,提出了面向未來十年的趨勢與研究方向。我們期待與學術界、產業界攜手并進,共同探索創新路徑,攜手開創智能聯接的新未來。
趨勢1 智算DCN:10~100萬卡組網,以網助算提升組網規模和比特效率
為了支撐算力規模千倍增長、推理成本千倍下降的需求,需要持續在“減少轉換、減少跳數、減少數據”等方向上進行研究突破,在網絡成本占比不增長的前提下,實現規模百倍增長、帶寬十倍增長、通信效率十倍提升。
趨勢2 智算廣域:算網一體架構,彈性高效傳輸、低時延交互架構,使能普惠AI服務
未來每個企業、每個人、每個Agent智能體都需要像用水和用電一樣,便捷、快速、充分的使用算力。算力/數據服務、智能體通信和基礎承載網絡的相互系統作用將持續增強和演化。面向未來,在算網建設和算網服務方面,持續研究算網一體化的架構和算網協同的服務技術,實現算力應用與網絡的深度融合,使能普惠AI服務。
趨勢3 智能園區:行業數智化,碳基硅基協同,虛實交互,極致體驗
未來的企業園區在智能IOT終端和企業大模型的普遍部署下,將升級為智能空間基礎設施,服務于“碳基增強員工”、“數字員工”和“具身員工”三類用戶,走向人、機、物、Agent高效協同,實現生產效率和質量的提升。園區網絡需在連接、策略和體驗三個確定性方向上實現突破,滿足硅基員工和智能數字空間發展的需要。
趨勢4 泛在互聯:IP on Everything,基于IPv6數據面增強的空天地海一體全域智聯
空天地海一體的泛在互聯,將進入萬億連接、萬物智聯時代,人類和智能體共同構成下一代的互聯網。IP協議依然是未來通信網絡的核心,也是當前唯一能承載海量連接的技術;IPv6將會繼續創新、滿足算力和數據在不同場景和業務擴展下的確定性、動態性、及體驗保障的訴求。與此同時,智能體之間的通信將產生新的協議,驅動尋址機制、通信機制和交互協議的變革。
趨勢5 WLAN:超越連接,局域/個域/體域 三網合一,連感算能安 五面一體
短距無線的技術持續發展,物理空間持續向下延伸,LAN(局域)網絡將融合PAN(個域網)和BAN(體域)網絡,打破連接距離的限制,為人類和具身智能提供全域的組網連接;數字空間持續增強,提升對物理空間的感知和探測能力,通過數字建模實現人/機/環境的智能協作。未來的短距WLAN網絡不僅提供高性能連接的通信,同時具備了感知探測、物聯供能、安全識別和智能內生的能力。
趨勢6 量子互聯網:從量子密鑰分發到量子分組通信,實現泛在量子信息互聯
量子計算發展加速,業界預測2033年可破解現有的加密算法,影響經典通信的安全加密,通信基礎設施需要面向量子加密進行升級。當前主流的獨立QKD組網模式建網成本高,密鑰分發復雜,IP/QKD融合網絡是普惠量子加密的必然趨勢。同時,面向中長期需探索量子多路交換、復用網絡及量子路由組網協議,實現量子時代的信息互聯。
趨勢7 安全自治網絡:網安一體化,全面零信任,AI對抗AI
AI增強了黑客的攻擊手段和強度,促進了黑產的“工業化”,同時隨著海量異構終端的發展和空天海地的泛在接入,網絡風險暴露面持續擴大、防御難度急劇提升。安全的防御將全面轉向網安一體防護,基于全棧可信的軟硬件基礎設施、全面零信任的理念、動態的調整和優化安全策略。在安全手段上,安全大模型和安全智能體是業界持續突破的方向,實現AI對抗AI。
趨勢8 自智網絡:網絡數字孿生+通信智能體,重塑網絡體驗和運維,邁向L4+/L5
AI在多數認知任務中的表現持續超越人類,智能體技術的發展增強了AI任務執行和閉環的能力,業界對自智網絡演進到L4+/L5的信心進一步增強。網絡智能體與網絡數字孿生技術,是構筑ADN自智網絡的兩大關鍵基石;基于數字建模能力的提升和AI執行任務能力的增強,未來的網絡將會真正走向“零等待、零接觸、零故障”,“自配置、自修復、自優化”的自動駕駛網絡,重塑網絡體驗和運維方式。
趨勢9 智能原生:多智能體協同,數據+知識雙驅動,網元自感知、自決策、自演進
端側AI在隱私保護、實時響應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相較于云端具備獨特優勢,隨著技術發展和推理成本進一步降低,每一個設備的未來都將擁有智能。網元設備在傳統轉發交換、路由控制的基礎上增加推理能力、向智能化網元演進。智能化的網元具備多維的感知、實時的決策、以及自演進自優化的能力,一方面與通信大模型共同協作實現網絡自動駕駛,另一方面也將增強網絡本身的基礎連接屬性。
趨勢10綠色低碳:0 Bit 0 Watt 0 Loss,AI加持的全生命周期綠色低碳
碳中和的愿景目標促使綠色低碳技術持續發展,AI技術在設備智慧節能、網絡潮汐節能和環境協同節能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實踐和成果,未來還將持續演進突破。同時AI技術正在融入全生命周期低碳發展轉型的設計中,未來將進一步系統性的降低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