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華爾街巨頭高盛于當地時間周二早間向員工發布內部信,宣布啟動 “OneGS 3.0” 戰略,在借力人工智能尋求增長與削減成本的同時,計劃年底前開展新一輪裁員,揭開了 AI 浪潮下金融行業 “效率換崗位” 的現實圖景。
這封由高盛首席執行官大衛?所羅門、總裁約翰?沃爾德倫及首席財務官丹尼斯?科爾曼聯名簽署的內部信,將 AI 視為 “實現更大增長的新路徑”。信中明確,AI 應用將覆蓋客戶準入、貸款流程、監管報告、供應商管理等核心領域,且這項變革 “需多年努力”,不僅要升級技術平臺,更要推動業務全環節提速增效。
不過高管也坦言,當前高盛對 AI 解決方案最佳應用領域的評估仍處早期階段,但運營效率目標必須納入 AI 帶來的收益。言外之意,裁員是兌現 AI 紅利的必要動作。
此次裁員并非高盛年內首次 “瘦身”。今年其已將例行年度裁員從下半年提前至春季,涉及 3%-5% 的員工。不過高盛發言人詹妮弗?祖卡雷利補充道,預計年底員工總數仍會凈增長,截至 9 月底該行員工達 48300 人,較去年底增加約 1800 人。
頗具反差的是,高盛分析師此前一天(周一)發布的研報,已預警 “美國經濟正步入無就業增長時代”。研報指出,近幾個月美國非醫療保健行業就業增長轉負,企業愈發依賴 AI 降低人力成本,這種趨勢或長期壓制招聘。分析師觀察到,過去數年 AI 已開始沖擊年輕科技從業者等 “直接接觸技術” 群體的就業前景,盡管目前整體影響有限,但 AI 應用最廣泛行業的就業增長已現負值。
他們進一步警示,AI 經濟的真正考驗或在下次經濟衰退時到來。以 2001 年 “互聯網泡沫” 后的 “無就業增長時代” 為例,當時美國 GDP 借技術驅動的生產率提升快速回升,但企業趁經濟低迷裁撤低效崗位,導致總就業人數多年低迷。
對此研報解釋,經濟衰退期往往是企業結構性調整的窗口期,尤其在生產力繁榮后,企業有足夠空間削減人力成本,且不嚴重損害效率 —— 而當下 AI 驅動的效率革命,正為這種調整埋下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