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6日,在美國紐約 Casa Cipriani 舉辦的 Citadel Securities “2025年全球市場未來”會議上(相關視頻10月15日才披露),英偉達(NVIDIA)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與紅杉資本合伙人 Konstantine Buhler 就人工智能和下一個增長前沿進行了討論。在對談當中,黃仁勛提到,因為美國政府的出口管制,英偉達在中國人工智能(AI)市場的份額將由95%變成0%。
英偉達在中國AI市場份額降至0%
黃仁勛在對談中指出,人工智能是一項新技術,在最終考慮如何監管它之前,必須要先考慮到,美國希望贏得人工智能競賽。因此,美國的政策制定者都想做正確的事,他們希望美國在競爭中獲勝。
但是黃仁勛也警告稱,美國的政策制定者需要注意,傷害中國的政策往往也會傷害美國,甚至更糟。“因此,在采取傷害他人的政策之前,請先退一步,也許可以反思一下,哪些政策對美國有益。你必須再次回到第一性原則。”
在黃仁勛看來,人工智能和任何計算軟件行業最重要的是開發者,因為成功的開發人員創造了未來的平臺。而中國擁有著全球約50%的人工智能開發人員,這也是為什么中國在被限制進口先進AI芯片,也依然能夠開發出DeepSeek這樣的出色的人工智能技術的原因。
黃仁勛表示,如果希望世界建立在美國技術的基礎上,那就需要創造出能夠讓世界依賴的美國技術,而英偉達有這樣的技術。但是限制英偉達技術的對華出口,就限制了中國龐大的人工智能開發人員使用美國技術。
“我認為讓這些研究人員不在美國技術的基礎上構建人工智能,(對美國來說)是一個錯誤。”黃仁勛無奈地說道。
所以,美國的政策需要在“獲勝”和“保持領先”這兩種策略之間取得平衡。要確保世界建立在美國技術棧的基礎上,就需要平衡。為了達到這種平衡,必須要有細微差別,這可能不是(AI芯片)全部都放開或全部都禁止。
黃仁勛認為,在這種平衡的策略之下,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發生一種微妙的變化,它將允許美國保持領先地位,同時也將繼續贏得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這可能是正確的平衡,這也正是黃仁勛目前所提倡的。
“如果我們100%不在中國,那么我們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就是0%。我們(在中國AI市場的份額)從95%變成了0%。”黃仁勛指出:“我無法想象任何政策制定者會愿意看到(英偉達)在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市場之一的市場份額降低到0%。”
英偉達在中國市場“麻煩不斷”
自2022年10月,美國開始針對高端AI芯片實施對中國的出口管制之后,英偉達在中國銷售高端的AI芯片就開始持續受阻,因為每當英偉達根據美國的出口管制規則推出對華特供的“閹割”后合規的AI芯片之后不久,美國又會進一步升級出口管制,迫使英偉達不得不進一步“閹割”AI芯片的性能或帶寬才對華銷售,從最初的A800、H800再到H20。
然而,今年4月,美國出臺了對中國AI芯片出口的新的管制措施,又使得英偉達對華特供的H20芯片無法繼續在中國銷售。這也導致了英偉達被迫取消了中國客戶的全部訂單,并在截止4月的季度財報中宣布因H20庫存和相關采購承諾而損失了約 45 億美元,以及進一步的80億美元在潛在收入損失。
雖然在今年8月,英偉達正式獲得了美國的出口管制許可,H20可以繼續對華出口,但是卻需要向特朗普政府上繳H20在華銷售額的15%的分成。但是,就在H20恢復對華出口之際,英偉達在中國市場遭遇了新的障礙。
2025年7月31日,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約談了英偉達公司,要求英偉達公司就對華銷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門安全風險問題進行說明并提交相關證明材料。隨后,官方背景的媒體又發文稱H20不安全、也不先進。
9月15日,中國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稱,近日,經初步調查,英偉達(NVIDIA)公司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和《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附加限制性條件批準英偉達公司收購邁絡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權案反壟斷審查決定的公告》,市場監管總局依法決定對其實施進一步調查。
最新的消息顯示,英偉達H20芯片的在華銷售已經幾乎停止。為此,英偉達希望積極推動基于其當前一代的Blackwell GPU的對華定制版能夠獲得美國的出口管制許可。
此前,黃仁勛就曾公開指出,中國是世界第二大計算市場,到2026年,中國的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達到500億美元,進軍這一市場對英偉達來說意味著巨大的機遇,并將促進美國的稅收收入、就業和增長。
“中國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生態系統。我認為美國不參加是錯誤的。因此,我們希望繼續(向政策制定者)解釋、告知,并抱有改變政策的希望。”黃仁勛略帶期許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