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必須有統一的4G標準,而TD-LTEAdvanced是最好的選擇。TD-LTEAdvanced具有三大優勢:符合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方向,設備能提高我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
中國獨立提出的4G方案——TD-LTEAdvanced,成為三大4G標準之一已無疑義。但其未來命運則仍難預卜,有可能被人忽悠成為FDD-LTE的附庸,也有可能發揮其優勢而一統華夏。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其優勢對中國信息通信發展以及對國家安全和民族振興的重要性,讓業界同仁及決策者有正確的理解,以便確定其走向,掌控其命運!
一個國家的移動通信系統不管是1G、2G、3G還是4G最理想的是要有統一的標準才能最大限度地利國利民。那么中國的4G究竟選擇哪種制式來統一才最好呢?
現在難得三大4G標準中有中國提出的TD-LTE-A,如果都差不多,當然應選自己的標準;何況我們還確有不少優于其他標準的地方,它的先天基因就好,只要繼續加大力度去研發,加速推進產業化,是有領先的可能。分析三種4G主流標準,我們的TD-LTE-A系統究竟具有哪些突出優勢呢?
TD-LTE-A系統符合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方向
我們知道,國際上1G、2G和3G中的兩種都是頻分雙工的,就像高速公路一樣,有上行的路也有下行路。只有中國提出的3G國際標準——TD-SCDMA是時分雙工的,它利用了語言和互聯網的特點,只有一條路按需分配上行或下行的時間。語言的特點,當一個人說話的時候對方都是在聽的,因此只有一個下行的路在用,上行的路是空閑的;還有互聯網的特點,我們從網上下載的遠遠多于我們發給網上的,因此也是下行路忙,上行路閑;所以TD有它節約頻譜的天然優勢。遺憾的是這個天然優勢在過去十年不被人認可。
中國TD深刻認識到TDD在頻譜效率方面的優越性,大膽采用了智能天線、聯合檢測、接力切換和上行同步等大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技術,使TDD和CDMA、TDMA技術完美結合,符合移動互聯網發展方向,不但能夠高速移動、高速數據和大范圍覆蓋,適于獨立組網,而且具有頻譜效率高、適合非對稱互聯網業務、性價比高、適于2G網絡過渡和技術升級換代等突出優勢。從而在公眾移動通信領域開辟了一條新航線。
我國以TD為基礎的TD-LTE正是沿著這條新航線發展的后續演進標準,先天上繼承了很多TD的優良基因,后天上又恰逢國家高度重視自主創新的年代,受到了中國政府、科研機構、企業和學校等多方關注,通過從2007年起開展的新一代寬帶移動無線網重大專項三年的大力研究,取得了顯著進展,申請了很多發明專利,TD-LTE趕上了時代的步伐,技術上與國際上的FDD-LTE并駕齊驅,去年5月上海世博園和11月廣州亞運會成功演示了高清晰度視頻、即拍即傳等新業務,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測試結果,獲得了國際上廣大業界的贊賞。
LTE按照雙工方式可分為基于WCDMA的FDD-LTE和基于TD-SCDMA的TDD-LTE兩種;TDD與FDD在高層和網絡側是基本一致的,其差別主要在底層上。在相同OFDM、MIMO等基礎技術的支持下需要針對不同的工作模式作各自的優化。由于其差別使得TDDLTE具有下列優勢:
(1)在帶寬需求日益增加而頻譜供應日益緊張的情況下,在頻譜利用上TDD方式的效率較高;
(2)TDDLTE利用信道對稱性易于實現一些新技術,比如:智能天線的應用、MIMO的應用、反饋機制的建立等方面來改進系統性能;
(3)TDDLTE可以靈活地支持非對稱業務,更適應移動互聯網的需求;
(4)TDDLTE在物理層、在測量檢測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點;
(5)TDDLTE的同步機制對于多小區資源與干擾的協調具有自身的優勢。
因此,TD-LTE-A確實優勢顯著。如果推行中國4G標準,就可充分發揮我國自主技術的優勢,順應移動網與互聯網結合的技術發展潮流,建設全球最為先進高效的移動互聯網。
TD-LTE-A設備能提高我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中國丟失了第一代,錯過了第二代,經過近10年國內制造業的艱苦奮斗,2009年前基礎設施的市場占有率不過20%,移動終端實際不過40%,我國80%以上的投資買了比國產昂貴的舶來品。在經濟全球化和國內競爭國際化的新格局下,信息通信領域關于標準和制式的競爭過程變得異常復雜,特別尖銳。系統標準的制定、選擇和實施將會對產業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所以各國政府和企業都積極參與,而當仁不讓。
在3G時代,如果統一推行中國TD標準,那么,上述問題都迎刃而解。很遺憾中國3G成了三國紛爭,逐漸顯露3G建設重復浪費、TD市場被分流擠占、用戶通信麻煩以及存在安全隱患等等弊端,中國標準TD實際潛伏嚴重危機。
在4G時代,如果中國3個運營商都上TD-LTE-A,就可以營造一個良好的國內市場環境。眾所周知,市場需要有多家供應商,才能避免奇貨可居,防止獨家壟斷;但同時也需要有多家運營商,才能開展正當競爭,也防止獨家壟斷;只有供需雙方都是多家,市場才能健康發展,促進較快從網絡設備、芯片、終端,到儀器儀表等一系列企業組成一個完整的強健的產業鏈,就可反過來使國產設備市場占有率達到80%,幾年累計即可上萬億元,IT產品成為第一大高技術出口產品,中國就會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國家安全等方面獲得不可戰勝的力量源泉,就有可能大大提高我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TD-LTE-A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
系統標準是由專利技術群體所支撐的,每一項專利技術都代表滾滾財源。韓國移動通信的發展表明,沒有自主技術終將受制于人,芯片加上提成,一半的錢都被美國高通公司拿走了!我國DVD產業也經受了同樣的壓制,DVD專利爭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只有解決好IPR問題,才能保證我國3G/4G產業健康發展。無論使用歐美哪一個標準,國內企業都要交納高額的專利使用費;即使按5%計算,幾年累計即可高達500億元,如果再加上入門費、芯片費,金額之大,更是驚人!
由于WiMAX從2002年提出比LTE早二年,因此,截止到2009年中WiMAX的總體中國專利申請數量多于LTE,為480比364;WiMAX有中外90余家機構申請了相關專利,LTE有中外70余家機構申請了相關專利。但是由于LTE的優勢是從傳統電信發展出來的標準,從理念到習慣電信運營商接受起來比較容易,如法國電信、德國電信、美國AT&T、日本NTT、韓國KT等都關注并投入TD-LTE的標準化和研究中,因此從發展勢頭看兩者的申請機構和專利數量間的差距正在縮小。
特別是TD-LTE被確定為TD-SCDMA的后續演進標準,受到了中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得益于國內科研機構、企業和學校等多方面的貢獻與合作。因此,TD-LTE-A專利中,增速超越國外來華申請,標準框架核心專利在中國,TD產業聯盟成員申請了更多專利,占有相當份額。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作為一個完備的通信系統,堅固的安全防范設計非常重要,只要國家堅持科技創新,組織推進中國具有安全防范能力的先進TD-LTE-A標準,就有可能集各家之所長,在4G領域掌握核心技術和擁有較為全面的自主知識產權,從而開創中國信息化的新局面。上4G是關系我國今后到2020年的大事,決不能使TD-LTE-A被人忽悠成為FDD-LTE的附庸,否則將在20年內受制于人。
綜上所述,4G在中國必須有統一的標準,三大4G標準中選擇TD-LTE-A來統一才最好。那么“中國3個運營商都應上TD-LTE-A”就順理成章了。只有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4G系統才可縮短我們與國外廠家的差距,才會提高國產設備的市場占有量,才會確保國家的信息安全。我們希望今日的決策者透徹理解TD-LTE-A對民族振興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意義,從而科學地作出正確決策,那么TD-LTE-A的命運將燦爛輝煌,不僅在國內一統華夏,而且在國外三分天下的期盼有望在4G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