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中國移動全球首發6G小規模試驗網 7 月 23 日消息,2025(第二十四屆)中國互聯網大會定于 7 月 23 日至 25 日在北京召開。本屆大會以“數驅新質?智創未來”為主題,聚焦 AI、5G-A / 6G、低空經濟等前沿技術。中國移動副總經理程建軍今日在會上分享了中國移動在技術研發方面的進展,稱今年中國移動研發經費達 391 億元。 最新資訊 輸配電5G衛星融合組網數據卸載方法 隨著輸配電網的快速發展,輸配電業務對時延、能效、可靠性等差異化通信指標提出了更高的的要求。為此,基于5G高速率大連接和衛星靈活廣覆蓋的特點,結合邊緣計算高效處理數據的優勢,構建了面向輸配電場景的5G衛星融合組網架構。然后以最大化輸配電業務數據傳輸平均能效與總時延的加權差為優化目標,構建了5G衛星融合組網數據卸載優化問題,并提出基于差異化業務需求感知的5G衛星融合組網數據卸載算法(Differentiated Service Requirement-aware Learning-based Data Offloading algorithm for 5G satellite integrated networking,DSRL-DO)求解。仿真結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夠降低數據卸載時延的同時保證較高的能效,有效滿足輸配電業務的差異化需求。 發表于:12/20/2022 面向6G演進的確定性信息物理系統架構研究 確定性技術是滿足6G新興業務確定性轉發要求的重要研究內容。信息物理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CPS)作為工業4.0的核心系統,其確定性保障對于生產的高效穩定和服務的安全可靠至關重要。圍繞以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CPS系統的確定性需求,提出一種基于確定性網絡技術的CPS系統架構,包括確定性通信網絡和確定性系統組件。在此基礎上,面向低時延云化控制場景、高可靠移動控制場景和大帶寬閉環控制場景三類典型用例對所提的系統架構進行細化設計,并對系統的時延、抖動、可靠性、帶寬等指標的確定性進行分析。 發表于:12/20/2022 面向6G的分布式可信技術研究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6G網絡將通過網絡分布式下沉緩解承載網絡壓力,通過分布式協同優化資源配置,但是如何保障分布式可信,助力多方協同體系是即將面臨的安全挑戰。區塊鏈作為一種分布式賬本技術,將區塊鏈運用到跨域認證與跨域資源協調中,可以保障交易的透明和數據的可信,建立起多方參與者之間的信任關系,成為解決分布式可信的關鍵技術。 發表于:12/20/2022 基于分層強化學習框架的6G確定性網絡技術研究 隨著遠程醫療、智慧工廠等時延敏感類業務的發展,對移動確定性網絡的需求不斷提高。3GPP R16版本提出5G協同TSN的5G TSC網絡架構,實現了移動網絡的確定性服務。然而,5G TSC網絡架構依然面臨許多技術問題:不支持聯合業務調度、不支持廣域網長距離傳輸、不支持應用協同等。因此,梳理3GPP支持移動確定性網絡的推進過程,明確問題存在的原因,并面向6G網絡給出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解決方案。 發表于:12/20/2022 派拓網絡:面對性命攸關的時刻,如何實現可靠的醫療物聯網安全 醫療保健企業需要一個全面的零信任網絡安全解決方案來支持他們的數字化轉型之旅,從而在確保患者數據隱私和監管合規性的同時帶來更好的患者治療效果。零信任是一種網絡安全策略,可通過不斷驗證數字交互的每個階段來消除隱性信任。零信任堅持“從不信任,始終驗證”的原則,旨在保護現代數字醫療環境。這個原則應用最低訪問權限控制和策略以及持續的信任驗證和設備行為監控來阻止零日攻擊。 發表于:12/20/2022 Nexperia宣布面向高速數據線的TrEOS系列ESD保護器件再添兩款新產品 基礎半導體器件領域的高產能生產專家Nexperia宣布Nexperia TrEOS產品組合再添新產品,即PESD4V0Y1BBSF和PESD4V0X2UM極低鉗位電壓ESD保護二極管。這些器件兼具高浪涌耐受性、非常低的觸發電壓和極低的鉗位電壓以及寬通帶,浪涌抗擾度出眾,出眾的IEC61000-4-5浪涌等級。 發表于:12/19/2022 Wi-Fi 6芯片之爭全面打響 不知從何時起,Wi-Fi已滲透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實Wi-Fi的真正普及可以追溯到2008年,彼時的Wi-Fi 4技術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不過隨著終端接入設備數量的增加,Wi-Fi 4逐漸“失靈”了。經過多年的技術迭代,Wi-Fi 6已成為主流。Wi-Fi芯片廠商在這一進程中自然功不可沒,如今Wi-Fi 6芯片之爭已全面打響,考驗各大通信廠商硬核技術的時刻已然來臨,國內領先的短距通信芯片設計廠商物奇又將如何“應戰”? 發表于:12/19/2022 員工缺乏安全意識是種“慢性病” 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訓需分三步走 Proofpoint在2022年早些時候發布的《2022年內部威脅成本全球報告》顯示,因內部人員導致的安全事件數量正在顯著增長,而在這些事件當中,有56%的比例是源自于員工疏忽,憑證管理問題是員工最容易出現的安全問題之一,有18%的威脅是源自于這一點。這些數據或多或少的表明一個事實,那就是安全是一個融合所有與企業關聯的人和事當中。此前我們曾探討,企業應對員工的安全意識和素養予以足夠高的重視,應當注重結果而非過程。(擴展閱讀:《員工不應成為企業安全建設短板 安全素養培訓當以結果為導向》),那么在現實情況中,我們身邊的企業對于這一問題的表現又是如何的呢?針對這一話題,我們與國內專注于人員網絡安全意識教育領域的企業——北京紅山瑞達科技有限公司取得聯系,并邀請其副總經理李翔一同來分享他們的一些心得。 發表于:12/18/2022 工業物聯網安全風險應該如何避免? 在過去十年間,世界見證了物聯網的快速發展,不僅在智能家居、戶外監控和智能照明等領域得到廣泛使用,在工業領域也越來越普遍。但目前,工業物聯網仍面臨著巨大的安全風險。 發表于:12/18/2022 資產測繪與攻擊面管理助力構建數字化安全運營體系 《新IT重塑企業數字化轉型(2022年)》顯示,2021年我國數字化轉型中涉及的相關IT服務和解決方案市場總體規模達21,669億元,未來幾年預計將保持20%以上的平均增速,有望在2025年逼近5萬億大關。在此背景下,伴隨數字化轉型的深入推進,安全運營也從以資產為中心、以業務為中心的傳統模式,快速邁向以數據鏈為中心、多系統協同驅動的全新階段。在金融領域,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于2022年初相繼發布了《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與《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銀行業網絡安全體系建設逐步由“局部整改、定期檢查”轉變為“全面建設、持續監測”,并更為強調安全運營向體系化、常態化、實戰化發展,以更快、更好地識別各類資產風險,切實提升安全防護能力。 發表于:12/18/2022 ?…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