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最新文章 深化改革再出發 我國電力體制改革之路 伴隨改革開放,自20世紀80年代起,我國電力體制改革先后經歷了集資辦電、政企分開、廠網分開及深化改革的階段,以及以中發9號文發布為標志的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站在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歷史節點,有必要對我國電力體制改革取得的經驗再總結,對未來發展前景再展望。 發表于:7/9/2018 為何在產能過剩背景之下還會產生缺電問題 并呈現愈演愈烈之勢? 河北南網600萬千瓦、山東500萬千瓦、湖北300萬千瓦、安徽200萬千瓦、江西80萬至100萬千瓦……這組數字代表的不是當地今年將要新增的發電裝機容量,而是今夏即將出現的電力供應“缺口”。 發表于:7/9/2018 江蘇大力發展分布式能源微電網 近日,江蘇省發改委印發《關于促進分布式能源微電網發展的指導意見》的通知(下稱《指導意見》),旨在加快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融合發展,建立多能互補、供需互動、高效配置的能源生產與消費模式,更好發揮市場配置電力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率先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 發表于:7/7/2018 江西:全力推動建成以特高壓為骨干網架的區域性樞紐電網 7月1日,走進江西永修易家河村,漫山遍野的柑橘園與連綿青山相輝映,景色宜人。道路兩旁整齊的電線、全封閉桿上變壓器、低壓到戶絕緣導線,與自然景觀渾然一體。更可靠的電能提升了這個全國文明村鎮的魅力,拓寬了農村致富之路,易家河村2017年人均年純收入達2.8萬元。 發表于:7/7/2018 中國與阿拉伯國家探討構建能源互聯網 6月28日,由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和阿拉伯國家聯盟聯合主辦的“阿拉伯國家能源互聯網暨‘一帶一路’建設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中國外交部、發改委、阿盟、聯合國西亞經社委、阿拉伯地區可再生能源與能效中心等政府部門、國際組織和駐華使館,以及能源電力等60余家單位、100多位代表,圍繞“一帶一路”建設、阿拉伯國家清潔能源開發及能源互聯互通深入討論,達成廣泛共識。 發表于:7/7/2018 綜合施策讓西北新能源消納走出困境 今年1-5月,西北電網新能源發電量562.7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9.88%;占總用電量的23.63%,增長5.19個百分點;棄電量112.81億千瓦時,減少15.59%;棄電率16.70%,下降6.88個百分點。 發表于:7/7/2018 劉強:城市化基本完成 未來能源需求必降 “我國能源需求總體已達峰,電力需求也將呈現下降態勢?!边@一結論你信嗎?不少能源人士,其中不乏權威人士,普遍給出了“否定”答復,并認為“無需多加討論”;有觀點甚至認為該結論“純屬胡扯”。 發表于:7/7/2018 陳清泉:電動汽車加速能源系統優化配置 近年來,電動汽車行業發展迅猛,企業表現積極、政府利好政策頻出。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一種形式,電動汽車對能源領域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會否導致燃煤發電增加而加劇污染?與氫燃料汽車應是何種關系?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專訪了被譽為“亞洲電動車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陳清泉。 緩解新能源與傳統能源 發表于:7/7/2018 ±800千伏扎青特高壓配套工程全部投運 6月30日,500千伏科爾沁—阜新輸變電工程(內蒙古段)正式帶電投入運行,至此,±800千伏扎魯特—青州特高壓工程的6項配套500千伏工程(簡稱扎青配套工程)全部投運。 發表于:7/6/2018 ±800千伏扎青特高壓配套工程全部投運 6月30日,500千伏科爾沁—阜新輸變電工程(內蒙古段)正式帶電投入運行,至此,±800千伏扎魯特—青州特高壓工程的6項配套500千伏工程(簡稱扎青配套工程)全部投運。 發表于:7/6/2018 電能替代帶來驚喜改變 7月2日,湖南節能減排和新能源產業博覽會在郴州才落下帷幕,看到了電能替代帶來的商機,湖南更多的高新產業園區就迫不及待地籌劃著將園區建設與綠色高新節能技術相結合,以電氣化改造走出一條“以電促商”的企業發展新道路。 發表于:7/6/2018 “人工智能”引領輸電運檢新模式 隨著迎峰度夏保供電工作不斷深入,輸電線路運維人員也進入一年中最忙碌的階段。對于廣東電網公司佛山供電局輸電管理所而言,今年他們還多了一項任務,就是在防外力破壞工作中運用人工智能新技術,探索實踐“機器代人”,實現防外力破壞工作實時在線監控。 發表于:7/6/2018 實現智能電表和低壓集抄100%全覆蓋 6月30日,廣西電網公司來賓合山供電局實現低壓集抄覆蓋率100%。早在5月30日,該局已實現智能電表覆蓋率100%,在時間節點內圓滿完成目標任務,成為來賓網區第一個實現“兩個100%”全覆蓋的縣級企業。 發表于:7/6/2018 巡檢機器人為智能電網建設提速 變電站設備巡檢機器人,是電力特種機器人系列中的一種,主要用于代替人工完成變電站檢測中遇到的急、難、險、重和重復性工作。降低巡檢成本,同時大大保障人員人身安全。”重慶西電普華智能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西電普華”)駐北京辦事處負責人李曉光向中國電力報記者介紹說,為解決特殊環境下的人工巡檢存在的安全風險,提高變電站巡檢工作效率、發現和處理故障及時性等問題,變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應運而生。隨著智能電網的建設,以及人工智能的發展,傳統的電力安全巡檢逐步被特種機器人替代,智能巡檢機器人為智能電網建設提速。 發表于:7/6/2018 陳清泉:新能源汽車的環保性不容置疑 且意義遠不至于此 近年來,電動汽車行業發展迅猛,企業表現積極、政府利好政策頻出。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一種形式,電動汽車對能源領域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會否導致燃煤發電增加而加劇污染?與氫燃料汽車應是何種關系? 發表于:7/6/2018 ?…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