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最新文章 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共慶天和核心艙發射升空瞬間 在分享這個好消息之前還有一個不太好的消息就是中國人造衛星開拓者閔桂榮院士逝世;我們先緬懷一下前輩;或許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發射任務圓滿成功是對閔桂榮院士最好的致敬! 發表于:6/3/2021 高通再跨界,5G賦能農林植保無人機大顯身手 或許你會想到疫情期間走紅網絡的無人機喊話,又或者是企業頻繁試點的無人機送餐/送快遞,盡管這些玩法非常新穎,但都暫時無法支撐起無人機行業井噴式的增長。那么,無人機未來最為巨大的商業市場究竟在哪里?答案毋庸置疑——工業無人機。 發表于:6/3/2021 我國首條小衛星智能生產線首顆衛星在武漢下線 5月13日消息 今日,從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了解到,由航天科工二院自主研發的我國首條小衛星智能生產線迎來了重要的里程碑時刻——首顆衛星下線。該條衛星智能生產線于2019年啟動建設, 目前已具備正式投產運行條件。 發表于:6/3/2021 基于ZYNQ的PTP授時精度測量方法與實現 針對PTP授時精度測量存在的困難,提出在ZYNQ SOC上用μCOS操作系統和LWIP協議棧,來實現PTP授時精度測量。該方法通過接收衛星導航系統信號,得到準確的系統時間和時鐘源差,利用硬件將系統時間同步至ZYNQ的納秒計數器。利用ZYNQ EMAC接口獲取PTP收發幀的觀測時間,并利用源差值實現對測量時間的補償,最終得到準確的時間戳,進而實現對待測PTP主時鐘授時精度測量。經實際測試,利用該方法對PTP時鐘進行測量,能夠獲得優于10 ns的測量精度。 發表于:6/2/2021 2億砸出一個半導體項目,澤華電子發力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封裝產線 與非網6月1日訊 遼陽澤華電子第三代半導體暨碳化硅封裝生產線擴建項目廠房即將封頂。據公開信息顯示,該項目總投資2億元,位于遼寧遼陽市,總面積9973.01平方米。 發表于:6/1/2021 中國電科49所傳感器為天舟二號的順利發射保駕護航 與非網6月1日訊5 月 29 日 20 時 55 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裝載約 6.8 噸物資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由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入軌后順利完成入軌狀態設置,于 5 月 30 日 5 時 01 分,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精準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后向端口,整個過程歷時約 8 小時。 發表于:6/1/2021 我國支持北斗定位的終端設備超10億臺,搭載北斗的道路運營車輛超700萬 與非網5月27日訊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26日的在第十二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上宣布,國產北斗兼容性芯片及模塊銷量達到億級規模,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終端社會總保有量超過 10 億臺。截至目前,國內超過 700 萬輛道路營運車輛、3.63 萬輛郵政和快遞車輛、約 1400 艘公用船舶、約 350 架通用飛行器已應用北斗系統。重大交通事故發生率降低 93%。 發表于:5/30/2021 衛星導航芯片企業華大北斗完成B輪戰略融資 投資界5月25日消息,北斗衛星導航芯片專業研發企業深圳華大北斗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完成B輪戰略融資。本輪融資由CPE源峰領投,云鋒基金、中船資本、TCL資本、江鈴汽車投資等知名投資機構和產業方跟投,現有投資人鼎暉、招銀國際、啟迪、中航產投進一步追加投資。據悉,本輪融資將重點用于強化產品研發和芯片級產品解決方案的行業市場拓展。 發表于:5/26/2021 百年光學企業助力航空產業高質量發展,奧林巴斯震撼亮相第11屆民用飛機工業論壇 自2005年起,中國民用航空運輸總量已連續多年位列世界第二,正日益接近世界最大單一市場國的運輸總量,這也意味著中國航空產業正迎來大發展的歷史良機。為推動民用飛機工業快速發展,以創新科技為產業賦能,第11屆民用飛機工業國際論壇(CAIIF)于5月20日至21日在中國遼寧省沈陽市舉行。奧林巴斯攜三款工業內窺鏡IPLEX NX、IPLEX GX/GT和IPLEX G Lite亮相本屆CAIIF,產品的優越性能與廣泛的適用性吸引了在場的專業人士和航空愛好者的目光。 發表于:5/24/2021 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蓬勃發展,2020年總體產值超四千億! 5月18日,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在京發布《2021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白皮書顯示,2020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4033億元人民幣,較2019年增長約16.9%。其中,包括與衛星導航技術研發和應用直接相關的芯片、器件、算法、軟件、導航數據、終端設備、基礎設施等在內的產業核心產值同比增長約11%,達到1295億元人民幣,在總體產值中占比為32.11%,增速略高于去年。由衛星導航應用和服務所衍生帶動形成的關聯產值同比增長約19.9%,達到2738億元人民幣,在總體產值中占比達到67.89%。 發表于:5/21/2021 祝融號如何實現“地火傳書”? 從1960年人類第一次嘗試發射火星探測器到祝融號之前,一共有16次火星著陸任務成功進入了火星大氣層,但只有9次任務成功著陸并順利開展探測工作——近一半的失敗率讓這顆紅色星球至今還保有“探測器墳場”的稱號,而中國的祝融號只嘗試一次就做到了。 發表于:5/21/2021 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發射推遲實施:具體怎么回事?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發射任務,因技術原因推遲實施,發射時間另行確定。 發表于:5/20/2021 是德科技賦能毫米波性能測試 助力客戶在 5G、航空航天與國防以及衛星通信領域的創新 2021 年 5 月 17 日,北京——是德科技公司(NYSE:KEYS)推出 Keysight N9042B UXA X 系列信號分析儀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對 5G 應用、航空航天與國防以及衛星通信應用中的毫米波(mmWave)創新進行性能測試。是德科技提供先進的設計和驗證解決方案,旨在加速創新,創造一個安全互聯的世界。 發表于:5/18/2021 天問一號成功著陸火星:著陸的“驚魂九分鐘”經歷了啥? 2020年7月23日,長征五號火箭在萬眾期待下點火升空,成功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地火轉移軌道,宣告著中國探火,正式啟程。 發表于:5/15/2021 【熱門活動】電子元器件缺貨和漲價狀況下的供應鏈管理技術沙龍 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元器件制造商加速了產品迭代,愈加頻繁地簽發元器件停產通知,使得元器件產品的生命周期不斷縮短。這無疑給元器件供應鏈管理帶來了巨大挑戰,而對于生命周期較長的應用則是難上加難,如航空航天、通訊、醫療、工業控制、軍工等行業。關鍵元器件停產將導致重新設計產品、中斷生產線。 西安是我國西北地區最重要的先進制造基地,不僅有大量研究院所,更擁有大批量的相關制造企業,對半導體的需求非常強烈。本次技術沙龍將為您細數半導體新技術的更迭和產業分工帶來的停產沖擊,并提供全面的應對措施和解決方案。 發表于:5/10/2021 ?…7374757677787980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