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英偉達官宣:CUDA將全面支持RISC-V架構! 早在2024年10月,英偉達在RISC-V北美峰會上透露,其在2015年就選定將RISC-V選定為其專有Falcon微控制器(MCU)的繼任架構。由于 MCU 內核是通用的,因此可以在英偉達的產品中廣泛使用。根據英偉達當時的預計,2024年英偉達將交付10億個內置于其 GPU、CPU、SoC 和其他產品中的 RISC-V 處理器,這也凸顯了定制 RISC-V 內核在英偉達硬件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在此次RISC-V中國峰會上,Frans Sijstermanns也指出,英偉達是RVI和RISE的董事會成員和技術委員會代表,也是相關規范的貢獻者。英偉達產品中的微控制器都是基于RISC-V架構,具有可配置、可擴展和安全保護功能,并且也被集成在30多個IP中,每年出貨量超過10億個RISC-V MCU。 最新資訊 OWS開放式耳機 聆聽開“芯”事 在蘋果公司帶動下,TWS(Ture Wireless Stereo)真無線立體聲耳機隨之興起。從2016年推出的半入耳式AirPods1,到2018年的入耳式AirPods2和2021年的半入耳式AirPods3;從半入耳式到入耳式,再到半入耳式,歷經多次換代。入耳式和半入耳式耳機深入耳道的構造使其隔離了部分噪音,再加上ANC主動降噪算法技術過濾了大部分噪音,在降噪方面有一定優勢。因此,消費者最初盲目追求降噪效果,喜歡用入耳式來盡可能隔離外界噪聲,但忽略了耳朵的不適感。然而近年來,“耳機佩戴舒適度”越來越引發消費者的重視,2023年更是躍升為首要考慮因素。 發表于:5/29/2024 蘋果寧死不用NVIDIA芯片內幕曝光 蘋果寧死不用NVIDIA芯片內幕曝光:竟是源于一段舊仇 發表于:5/29/2024 英偉達AI PC芯片將整合Cortex-X5 CPU及Blackwell GPU內核 英偉達將推出AI PC芯片:將整合Cortex-X5 CPU及Blackwell GPU內核 發表于:5/29/2024 馬來西亞6萬工程師培訓計劃啟動:力爭成為芯片中心 馬來西亞6萬工程師培訓計劃啟動:力爭成為芯片中心 他表示,馬來西亞有望成為電動汽車電源芯片的關鍵供應樞紐,因為電力芯片在能源轉型和脫碳技術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發表于:5/29/2024 Melexis革新發布無代碼單線圈驅動芯片 2024年05月24日,比利時泰森德洛——全球微電子工程公司Melexis今日宣布,推出全集成的單線圈無刷直流(BLDC)風扇驅動芯片MLX90418。這是一款率先采用無需代碼的單線圈風扇驅動芯片,能夠支持服務器特定功能,如斷電制動和交流失電管理等。針對不斷擴大的服務器市場,MLX90418提供了一種高效的單線圈解決方案,與現有的三相BLDC風扇相比,它顯著降低物料清單(BOM)成本,最高可達25%。 發表于:5/28/2024 全球首款生物處理器開放遠程訪問服務 5月27日消息,據媒體報道,瑞士初創公司FinalSpark發布了全球首款生物處理器,并開放了遠程訪問服務。 這一突破性技術利用人腦類器官中的生物神經元進行驅動,其功耗比傳統數字處理器低一百萬倍,為計算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 發表于:5/28/2024 聯發科:AI 與車用芯片等將是未來10年布局重心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AI 與車用芯片等將是未來 10 年布局重心 發表于:5/28/2024 代碼暗示特斯拉可通過軟件限制Model 3/Y性能 5 月 27 日消息,特斯拉代碼達人“green the only”周日稱在最新固件中發現了針對 Model 3 和 Y 的“軟性能限制”選項,數值分別為 110kW 和 160kW。 發表于:5/28/2024 比利時imec推出基于現有制造工具的超導處理器 5 月 27 日消息,據外媒 IEEE Spectrum 近日報道,比利時 imec 微電子研究所成功開發出了基于現有 CMOS 制造工具的超導處理器。 該超導處理器的基本邏輯單元和 SRAM 緩存單元均基于一種名為 " 約瑟夫森結(Josephson junction)" 的特殊結構。 發表于:5/28/2024 谷歌自研芯片Tensor G5蓄勢待發 對標蘋果!谷歌自研芯片Tensor G5蓄勢待發:臺積電代工 發表于:5/28/2024 ?…175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