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者:魯義軒
自去年8月接任TD技術論壇秘書長一職后,時光(微博)為這個原本“技術性格濃厚”的論壇帶來了新的活躍氣氛。在這個囊括大批國內和國際移動通信圈內優秀企業的“開放式”平臺上,成員企業們已不再局限于技術話題討論,伴隨著應用、產業等話題的交流,國際、國內企業的合作也不斷增多,而今年以來最為火熱的TD-LTE也成為這一系列交流與合作的主要內容。
在時光看來,圍繞TD-LTE的產業鏈合作除了推進技術成熟和網絡演進,如何完善與消費者體驗直接掛鉤的智能終端、打造新應用更加攸關大局。
加入規模試驗的芯片廠商將增加
《通信世界周刊》:TD-LTE試驗網在今年以來發展迅速,7個城市不斷有新聞報道TD-LTE建網進展。TD-LTE終端與芯片的研發也在加快速度,在您看來,產業鏈還需要加快哪些環節的完善?
時光:從TD-SCDMA開發到商用,終端一直被視為發展瓶頸,因此,在TD-LTE產業發展之初,從政府主管部門到運營商,對終端產業、包括芯片和操作系統的研發給予高度重視和大力扶持。目前,已有11家國內外芯片企業加入TD技術論壇,它們都已在進行TD-LTE芯片的開發,其中包括多個國際芯片巨頭,它們的加入,必定會促進TD-LTE終端的產業發展進程,但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這也將給國內本土芯片企業帶來更大壓力。
從TD-LTE規模試驗上看,目前正式進入到規模試驗中的芯片廠商還不多,因為規模試驗網除了要求終端芯片支持TD-LTE/TD-SCDMA雙模等規范,還考驗芯片廠商在移動終端芯片方面的經驗以及投入力度。今年下半年,可能會再有3到4家芯片企業加入到規模試驗網中。
網絡“實際問題”成交流重點
《通信世界周刊》:在推進TD-LTE產業進程上,TD技術論壇似乎比以前更活躍了,策劃和舉辦了多場會議以及活動,產業鏈在如何推動TD-LTE發展上的交流是否更深入了?
時光:TD技術論壇在今年3月舉辦了TD-LTE終端核心技術研討會,芯片廠商、系統設備商、測試儀表廠商、操作系統企業以及運營商企業從各自的角度分享并交流了TD-LTE芯片研發的進展情況,對一些技術難點、研發疑問,參會者們都進行了詳細溝通。
6月份,TD-技術論壇還與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聯合主辦了TD智能終端技術發展研討會,強調了“智能”這一關鍵詞,一是因為這幾年國內終端制造商以低端“功能手機”大量獲取市場份額、創造經濟效益的時代已經過去,與國外終端企業在操作系統、軟件應用等方面的差距非常明顯,二是3G的成熟以及移動互聯網業務的爆發對終端的需求形成了以智能終端為主的局面,為此,產業鏈需要認識到高帶寬下智能終端的重要性。
后續,TD技術論壇還將成立一些專題研究組,對TD-LTE產業鏈中的實質問題、技術難點問題進行討論和研究。
《通信世界周刊》:七月底論壇即將舉辦TD-LTE組網技術研討會。據您了解,在TD-LTE各地試驗網正在快速完成建網任務的當前,還有哪些組網技術/方案/產品值得引起業界關注?
時光:這次會議的目的,是結合當前TD-LTE建網過程中若干關鍵技術的問題,來尋求更加完善的TD-LTE組網方案。產業鏈將提出TD-LTE同頻組網與干擾抑制,TD-LTE/3G/2G終端多模多連接以及業務耦合策略,TD-LTE網絡、性能、業務與終端一致性測試,構建LTE下新一代承載傳輸網絡等側重于網絡實際問題的策略和方案。
多模已是硬指標 新業務待開發
《通信世界周刊》:據了解,初期TD-LTE試驗中采用的終端以單模TD-LTE數據卡為主,而目前多模、多頻的需求已經非常明顯。據您了解,對于多模、多頻以及PAD、手機終端的需求,業界是否已經提出了一些適合的解決方案?
時光:移動通信和網絡的更新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未來2G/3G/4G網絡將長期共存,因此,對多模的需求也就顯而易見。當然,支持多模、支持不同頻率的切換、不同速率業務的切換,這些終端上的硬性要求必定會增加芯片廠商的研發難度。現在,已經有技術領先的廠商推出了能夠符合這些要求的芯片,其他廠商的產品推出速度還有待加快。
另外,TD-LTE測試儀器儀表方面的研發進展相對較為順利,國際上主流測試儀表和測試系統企業都已加入到這個產業鏈中,尤其是針對終端一致性測試、無線網絡性能測試以及業務仿真和分析方面,相關企業正在不斷推出新的測試方案。
《通信世界周刊》:除去網絡技術、終端問題,您認為發展TD-LTE還有哪些關鍵問題需要運營商和產業鏈特別關注?
時光:發展TD-LTE包括發展現在的3G,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關于新應用和新業務的問題。新業務、新應用是吸引消費者的根本方式,消費者為什么要用3G?為什么要用TD-LTE?必然是運營商為他帶來了更好的體驗和更好的便利,而不僅僅是網絡帶寬提高。
新業務、新應用是產業各個環節贏得利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保證。這些也都倚賴于智能手機的蓬勃發展,才能以新技術給廣大消費者帶來豐富的應用和更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