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互聯網企業與家電企業之間的戰略合作明顯呈現擴大化趨勢,家電行業與互聯網行業的跨界融合也漸趨常態化。但在家電企業向智能化轉型過程中,很多企業盲目跟風嚴重,產品為了智能化而智能化,從而造成不少家電企業陷入了智能化怪圈。
北京商報記者日前走訪家電賣場時發現,如今智能電視、智能空調、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機、智能電飯鍋、智能空氣凈化器等產品比比皆是,智能已成為家電產品的標配之一。但很多消費者對這些智能產品卻并不感冒。
新鮮感的背后,初出茅廬的智能家電產品弊端卻進一步顯現,智能家電并非我們想象中的智能。從理論上來說,智能應該是減少人與機器之間的交互,降低產品使用門檻,但實際上很多產品只是加了雞肋的遠程遙控功能,在產品身上強加了使用更加復雜的功能,純粹為智能而智能,給人本末倒置的感覺。
很長一段時間,智能家居產品的智能都只體現在了所謂的遙控功能。由中怡康發布的《中國智能電視產業發展路線圖》也顯示,對于未來電視應用發展的方向,現在的智能電視存在市場錯位問題,用戶的使用習慣培養還比較緩慢。目前很多公司有智能電視高開機率和智能點擊激活率,但在高數據背后卻沒有與之相對應的高使用率。
近兩年智能電視的銷售超過7000萬臺,但智能電視的使用卻沒有真正發揮出來。隨著“互聯網+”上升為國家級戰略,智能家電和智能家居產業儼然已經成為一個有著萬億級規模前景的市場。
在日前由家電網、北京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有限公司、數字家庭產業與應用促進中心共同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互聯網創新與家電大數據論壇暨中國智慧家庭產業與應用高峰論壇上,家電網總編李韜表示,目前行業都在講“互聯網+”概念,蘇寧、國美的轉型,傳統電視業務被互聯網企業沖擊,越來越多的家電制造企業不敢輕視互聯網這個話題了。
在“互聯網+”時代,家電產業將進一步被互聯網滲透和改造,以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將迅速與家電制造業、家電零售業以及家電服務業等產生融合與創新,為整個行業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但在大數據下,家電企業如何涉水?如何安全渡河依然是行業未來需要解決的問題。
中怡康總經理賈東升表示,因為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應該說人和人之間、人和設備之間有了很強烈的數字化連接,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得數據大規模的產生、收集、分析,這樣的能力和速度有了大規模的提高。那么家電企業就可以深入地了解用戶在做什么,用戶想要做什么,明天會做什么,有了這些分析家電企業才能有針對性地確定產品方向, 從而不為了智能化而智能化。
“傳統家電行業從上到下,從上游的原材料供應到整機制造再到銷售環節。如果家電行業不希望把自己的附加值只淪落到一塊屏幕的話,那它就需要的是一個全產業鏈條一起來解決問題。從而真正促進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李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