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決定禁止向中國4家超級計算機機構出售“至強”(Xeon)芯片一事,在中國超算領域引發強烈關注。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19日在北京舉辦以“芯片限售對我國超算的影響”為主題的特別論壇,中國超算業界的多位核心專家一同探討美方限售令帶給中國超算發展的挑戰與機遇。中方專家還探討了應該如何應對美方這種不友好的禁售做法。
中國計算機學會高專委秘書長、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張云泉認為,這次禁售對于“天河1號”沒什么影響,因為機型已比較老,沒有升級計劃,短期來看,影響最大的是廣州超算中心的“天河2號”。因為它原計劃今年進行性能升級,從55P(P為超級計算機運算單位,意為每秒千萬億次)升級到100P以上。不過,從長遠來看,危中有機,可以激發中國自主發展超算的決心與能力。
“天河2號”主任設計師、國防科技大學教授盧宇彤表示,芯片與基礎軟件的自主可控是國家戰略,也是國防科大努力的目標,這些都不會因美國的限制與禁售與否發生改變。其實,在國家層面自主可控的戰略布局中,包括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產品的重大專項,已經實施很長時間,并取得一定成果。國防科大在高性能計算機的研制過程中也一直在努力實現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在體系結構、CPU、互聯網絡、并行軟件等方面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盧宇彤表示,美國有它的政策,中國也有自己的發展計劃,“天河”在技術路線選擇上是進行過風險評估的,也有對應的部署。
盡管這次美國政府的限售令,對“天河2號”的升級可能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她肯定地表示,中國的高性能計算機發展會主動應對各種挑戰,在未來不太長時間內將邁上一個新臺階,“天河2號”升級到100P的目標不會變,時間也在可控的范圍內。
中國計算機學會秘書長杜子德表示,中國計算機學會已經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國務院法制辦公室提交“中國計算機學會關于制定《反禁運法》的建議”,中國計算機學會建議有關部門盡快制定《反禁運法》,其他國家對我國禁運的裝備、器材、技術及軟件等在我國研發成功之后,一定時期不得進口該國的同類產品或對其征收高額關稅,以此作為反制措施,保護我國的國家利益、民族產業利益和科技人員的積極性。
中國“龍芯”系列處理器負責人、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胡偉武認為,對于美國禁售的產品,即便在美國解禁之后,也要對它重點審查10年,這是對付禁運的最有效方法。
一名超算領域的院士也從場外發表觀點稱,美方的動作也是國家利益使然。我們不能光嚷嚷,希望業界將更多的關注和科研力量投到真正做核心技術國產化方面。不能浮躁,實事求是,承認差距。
盧宇彤表示,我們不需要對此事過度解讀,只需專心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中國超算領域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做好下一階段超算發展的規劃、做好核心元器件的研發與產業化、做好現有幾大超算中心的應用服務、做好國產大規模高性能超算應用的培育與研發,更重要的是構建一個系統、應用與人才并舉的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