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中電熊貓南京8.5代線、京東方重慶8.5代線、華星光電深圳第二條8.5代線先后宣布投產,我國已成為全球重要的面板生產基地。同時,今年年底國內量產的8.5代生產線或將達到8條,專家認為,面對如此多的8.5代線,傳統TFT-LCD面板產業將面臨風險點,而AMOLED則會是下一步的投資重點。
國產面板上演“彎道超車”
信息社會,平板顯示無處不在,無論是電視、電腦、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等,都離不開顯示屏的支撐,平板顯示產業也因此成為電子信息領域的“支柱型產業”。
中國作為全球消費電子產品制造大國,“缺芯少屏”曾一度是制約國內相關產業發展的一大瓶頸。近年來,國內不斷加大平板顯示產業投資力度,同時政府也出臺一系列產業扶持政策,推動面板國產化步伐。
2014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2014-2016年新型顯示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到2016年,我國新型顯示產業按面積計算出貨量力爭達到世界第二,全球市場占有率超過20%,產業總體規模超過3000億元。
平板顯示產業已成為當前國家大力倡導的新興產業之一。由于顯示面板處于產業鏈中游,在產業鏈中具有承上啟下作用,可以帶動原材料、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支柱產業發展,因此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將占據重要地位。今年5月份國家出臺實施中國制造2025,要求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也將為新興顯示產業帶來更多發展動力。
今年6月1日,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正式簽訂,雙方超過九成產品將進入零關稅時代。其中,為減輕韓國進口面板對國內面板產業的沖擊,相關條款規定面板產業關稅將采取“8+2”策略,即在協定生效后,將有長達8年的“保護期”,維持目前5%的關稅,直至第9年關稅降為2.5%,第10年才降為零關稅。
在業內人士看來,8年的關稅保護期,已經最大限度延長了降低關稅的時間,給國內面板生產廠商留出了充分發展的時間。國內面板企業也將充分利用這一時間窗口,增強自身市場競爭能力。從國家頒布2014-2016年新型顯示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到中韓自貿協定有關面板方面的條款,都可看出國家在政策層面正全力推動國內顯示面板產業發展。
TFT-LCD面板存產能過剩風險
今年以來,隨著中電熊貓南京8.5代線、京東方重慶8.5代線、華星光電深圳第二條8.5代線先后宣布投產,我國已成為全球重要的面板生產基地,而據拓墣產業研究所預測,今年年底或將還會有數條8.5代線投入建設量產,到時量產的8.5代生產線將達到8條。
然而,在國內面板生產線相繼投產的背后,全球面板需求卻開始出現趨緩的態勢。根據調查機構HISDisplaySearch的最新數據,2015年一季度全球面板出貨量同比增長3.1%,而二季度出貨量則預計同比下降1.4%。2015年上半年全球面板市場呈現走低態勢。
業內人士認為,面對如此多的8.5代線,對全球面板產業而言,既是一場盛宴,也可能是場“浩劫”,屆時全球面板產能供求矛盾更為突出。
清華大學教授高鴻錦表示,“2015年多條8.5代線相繼量產,這對市場來說是個巨大考驗。我認為,要鼓勵高世代液晶產業發展。傳統TFT-LCD面板產量較大,而且技術也非常成熟,不能再盲目加大投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