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6日,上海慶科首屆智能硬件創新設計大賽[群雄逐鹿]決賽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功舉辦。從3月3日報名開始,歷時4個多月的激烈角逐,歷經300個入圍團隊海選、100強、40強等淘汰賽,最后產生了入圍決賽的12強隊伍。他們在決賽當天給大家帶來了各具特色的創意設計,也給我們對未來智能生活的展望帶來了更豐富的內容。
大賽邀請到京東云平臺智能硬件事業部總監鄧正平、點名時間CEO張佑、 “視覺中國”創始人雷海波、海爾智慧家庭北京創新中心總經理熊賡超、ARM中國區嵌入式應用市場經理耿立峰、海捷投資控股集團總裁及合伙人左健、戈壁投資投資經理楊世毅、亞杰天使投資合伙人林翔、赑屃資訊CEO張開、華東師范大學計算機系副教授沈建華等重量級嘉賓擔任評委。此外,大賽也得到了京東JD+平臺的支持,由此幫助創業項目提供營銷推廣和銷售平臺。
在比賽開始之前,上海慶科總經理王永虹為大賽致辭,他說,“在Wi-Fi日漸成為最主流智能硬件通訊協議的背景下,以慶科Wi-Fi模塊作為設計基礎,凸顯未來智能硬件更易DIY,更加大眾化,更有趣好玩的趨勢;與此同時,未來Wi-Fi模塊內置功能更加強大,在通信、處理、執行方面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未來,慶科將與智能創業者走的更加緊密,真正從開發者的角度,推出更高品質、更可信任的產品,并為每一個立志做智能硬件的優秀愛好者和團隊圓夢!”
隨后,12支決賽隊伍火熱登場。按照評委們對智能硬件創新“三分法”的觀點,參加決賽的12強隊伍根據創新側重點不同,可分為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工業設計創新三個陣營。
一、技術創新
1.張翀團隊設計的智能路由器在智能路由正加緊打入傳統路由器市場的風口上,將智能路由進行新的技術擴展,提出“云橋”的概念,開展Wi-Fi與藍牙、ZigBee等通信協議互聯互通。該研發團隊由4人組成,此項目旨在整合Wi-Fi與藍牙低功耗通信技術,并結合4G LTE 長程演進技術,協同手機或平板使得智能裝置無縫連接上網。產品可應用于家庭、學校、醫院、商場、停車場等。
2.于業超團隊的智能玩具豆腐塊由若干個立方體組成,每個單體是獨立的Wi-Fi模塊,有獨立的供電,可實現獨立的功能,比如動力、傳感、聲音、聲音錄入、攝像頭等。單個立方體刻意獨立運行,也可以從云端進行簡單的拖拽編程,實現多模塊間的通信。這是一種突破性的技術創新模式,他們更加重視智能硬件模塊化的趨勢,搭建多功能玩具魔方,開放給用戶玩家云端二次開發的空間,以玩法和升級機制實現人與人的技術社交新方式。
這個團隊給人的印象很深,團隊由3個年輕小伙組成,其產品和大賽PPT都給人耳目一新的產品,在與眾多智能家居產品的同場角逐中給人印象深刻,同時卻也存在著專家提到的產品對象不清晰的問題,相信這個問題比技術問題應該會更好解決。
3.農曉明團隊研發的迷你四軸飛行器使用Wi-Fi 作為迷你四軸飛行器遠程控制,通過手機或平板電腦進行連接并遙控,進一步減少硬件成本,更加方便使用。四軸飛行器是微型飛行器的其中一種,也是一種智能機器人。它利用有四個旋翼作為飛行引擎來進行空中飛行,它的尺寸較小、重量較輕、適合攜帶和使用的無人駕駛飛行器一樣能夠攜帶一定的任務載荷,具備自主導航飛行能力。其通過給飛行器安裝攝像頭,使用慶科嵌入式Wi-Fi模塊進行即時的航拍視頻傳輸和存儲,具備自主導航飛行能力,完成了飛行器從玩具到實用生活的華麗轉身。
生活中見到的四軸飛行器很多,多為兒童玩具。具有攝像功能的四軸飛行器其攝像功能和飛行功能大都分開實現,這個設計將攝像功能和飛行功能集中在一塊芯片上實現,這符合未來高集成度的要求,給大家開創了一個新的思路。該產品的演示過程中出現了信號不穩定導致飛行失敗的問題,可能是天線的問題。不管多么功能繁多的產品都要以能實現最基本的功能為前提,在合二為一的過程中帶來方便的同時,也需要進一步考慮是否帶來不利影響,這應該是未來設計者們要考慮到的問題。
4.鮑旭紅團隊的Byun Wi-Fi智能插座是博云物聯最新開發的一款基于Wi-Fi連接智能化的插座產品,可通過移動客戶端遠程查看和控制插座的開關、定時、倒計時等功能,完美支持Android、IOS等系統,可通過手機查看開關當前狀態,穩定性強,易操作。涉足目前已經硝煙四起的智能插座領域,以微創新的小A燈等穩定性強、易操作的人性化設計,力求打動用戶。
這個插座目前來講還是比較吸引人的,的確會給生活帶來一些方便,在當前生活中物聯網還沒有完全普及的情況下,這樣一個產品會給大家一種“小型物聯網”的感覺,但是產品的安全性能需要考慮。同時,雖然支持了Android、IOS目前市場份額較大的系統,但是WinP系統也應該考慮到。因為換插座相比換手機來說更容易,WinP的用戶完全用不了的插座是不會被他們買單的。
二、商業模式創新
1.蝸牛團隊成員分別是來自MCU、Wi-Fi、云端、手機App、ID、IP 攝像頭等相關領域專業人士,本著“蝸牛再慢也想登頂珠峰,讓科技更懂關愛”的理念,以寵物關愛為切入點,以慶科WiFi模塊為MCU,通過云端和手機App,實現“寵物手機遠程視頻喂食”和“寵物居家奇妙場景抓拍”,借助物聯網實現了“行在外,關愛居家用情,居于家,掌控事業用心”,解決了寵物愛好者工作生活旅游不能兼顧的矛盾。團隊立足寵物市場,制作的寵物遠程關愛產品,實現“寵物手機遠程視頻喂食”和“寵物居家奇妙場景抓拍”,借助物聯網實現了“行在外,關愛居家用情,居于家,掌控事業用心”,瞄準了寵物愛好者工作生活旅游不能兼顧的用戶人群,在這一細分市場上,用戶的消費能力和未來市場趨勢值得關注。
2.劉彩輝團隊的無線溫濕度PM2.5傳感器依托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的傳感器技術,開發形成適應家庭各種高集成度傳感器(可監測家庭溫濕度、光照、PM2.5、門禁、水浸、燃氣等),并基于這些傳感器、云平臺環境監測軟件,快速搭建保障家庭環境安全的智慧家庭系統;系統通過標準的API接口,可接入各種智能家居產品、可穿戴設備等,組成基于云端的智慧家庭生態系統。該傳感器切入室內空氣監測, 并通過標準的API接口,可接入各種智能家居產品、可穿戴設備等,快速搭建保障家庭環境安全的云端智慧家庭生態系統,市場前景巨大,同時在信息服務和解決方案上也不乏創新之舉。
3.郝向斌團隊和陸欲飛團隊,雖然都指向新興的能源監控市場,卻又有各自不同的應用場景:郝向斌團隊神馳科技的智能電能監測模塊支持Wi-Fi網絡,可以方便地被配置在插座、墻面、機架等位置,檢測與控制多路用電回路,更加側重于商業樓宇、酒店等商用市場,為用電大戶提供了直觀、智能、高效的能耗管理手段;而陸欲飛團隊的Wi-Fi能源管理系統,基于慶科的EMW3162模塊完成的Wi-Fi power meter,配合云端平臺,通過對實時用電情況的監控,更加關注家庭用戶的能耗數據。
智能電能監測模塊
Wi-Fi能源管理系統
4.在所有參賽團隊當中,愛風格團隊的智能報警器WatchIt顯得格外特別,它廣泛應用于門、窗、貴重物品、重要文件等物品的移動監測,通過內部采用的智能移動偵測傳感器和嵌入式Wi-Fi模塊實現對物品的實時監控并將警報通過本地Wi-Fi網絡實時傳送到手機的功能,系統App中社交型全民安防的功能是這個系統的亮點,重新定義了報警器的概念,該產品是否真能成為下一個Nest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該產品確實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產品,從愛風格團隊比賽中花了很大部分時間介紹其工業設計就看得出來,他們非常在乎產品是否有一種比較吸引人的外表,對于功能實現則沒有過多講述,相信在產品上市后會得到市場驗證,畢竟是第一名的產品,應該在除了工業設計之外還有其他驚喜吧!
三、工業設計創新
1.習小猛團隊設計的多功能一體化智能電燈,在著力將燈泡打造成家庭控制中心(節能、遙控、防盜報警等)的同時,智能燈的外觀、精致的燈架以及其它絢麗的組件彰顯用心。
這款產品很特別地將很多功能集中字啊一個燈里面,讓大家不得不思考安全性的問題,加上燈又是一種容易壞的東西,可能在解決這些問題前,大家還是會對產品購買比較保留。
2.做物聯網開光照明系統的王誦捷團隊,在開關的設計上同樣做出了科技感很強的視覺效果,客戶只需將傳統的翹板開關在其原安裝位置上替換成該款產品的物聯開關即可實現家具生活的網絡化、智能化,令人眼前一亮。
3.陳進寶團隊的HeyBird智能家居控制器,支持紅外、app功能、網絡固件升級、“私人定制”模式等多種功能,從創意到實用,整合內在強大功能與漂亮的外觀設計,透紅外PC材質的使用為產品打造金屬質感的外殼。
整場比賽歷經近4個小時的激烈角逐,最終,蝸牛寵物遠程關愛、智能電能監測模塊、智能玩具豆腐塊、智能路由器、HeyBird智能家居控制器、Byun Wi-Fi智能插座、Wi-Fi迷你四軸飛行器等7支團隊獲得慶科10000元優質項目基金獎,而WatchIt智能報警器團隊最終拿下終極大獎——慶科20萬元特等項目基金獎。
華東師范大學計算機系副教授、上海慶科技術總監沈建華表示,隨著物聯網系統MICO的誕生,未來的硬件設計開發將會變得更加簡單,這也無疑讓下一屆慶科智能硬件創新設計大賽更具看點。
最后總結,本次比賽以競賽的方式給大家展示了不少即將推出的產品,縱觀這些產品,無一不在告訴大家"物聯網真的要來了",他們以一種比較簡單、容易被接受的方式推出了這些產品,所以產品在實現其各方面功能的之外,可擴展性和兼容性方面并沒有進一步的探討,例如現在的開關、插座甚至連燈泡都希望將電能監控做在里面。未來的智能家居要求可以方便地擴展更多的聯網設備,多個設備共同聯網監控才會真正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所以智能產品的研發中還需要進一步考慮可擴展性、兼容性、產品更新升級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