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IGRE2016簡述
CIGRE2016的主旨報告《電力大變革—未來電力系統》指出,各種各樣的因素正推動著全球能源系統向著面對不同挑戰風險、不同管理方式、不同條件狀況的資源–市場混合型模式轉變。這些因素主要包括:
(1)國際和國家層面的政策鼓勵低碳生產、可再生能源(RES)的使用以及能源的高效利用。
(2)將可再生能源(RES)和分布式電源(DG)接入配電網。
(3)配電網中日益增加的用戶和由此引起的對電網的需求。
(4)信息與通信技術(ICT)的進步。
(5)電網全壽命周期更新投資的需要。
(6)利用基于市場的方法控制電網阻塞的必要性。
(7)市場規劃與管理機制向著公平、成本效益最好的方法演變。
(8)現有及新建設施的穩定性、持續性及其對環境的影響。
(9)世界上仍有大量的人口用電不足的問題亟待解決。
上述因素可能促使電網在2020年及以后(甚至到2040年),向著以下兩種模式發展:
(1)互聯大電網:在負荷區域和大型集中式可再生發電站之間傳輸大功率的互聯大電網的重要性不斷提升。應用大電網聯接不同國家的能源市場。
(2)主動配電網:大量小型及大型包含分散式發電廠、儲能、有功用戶參與的自我供給配電網的簇擁出現,導致必須采用主動配電網對有功和無功進行管理。
未來的電網發展中,大型能源網絡越發重要,同時小型微電網也蓬勃發展,它們相輔相成,共同發展。未來,不同地區的電網中將會出現不同的能源組合,以往的用電方也可以成為發電方,因此電網必須更加智能可控,要實現雙向負荷流的管理。由于大量互聯電網的加入,主動配電網被視為解決日益突出的環保、經濟、可靠等問題的方法,因此未來電力系統很可能以上述兩類模式的混合形式出現。
2.未來電力系統十大關鍵技術及相關挑戰
(1)主動配電網將導致在配電網電壓等級和更高電壓等級網絡中產生雙向潮流與數據流,如何建立合理的智能控制技術來實現大量小型電源之間的協調是一項新的技術挑戰。
首先需要獲取數據信息(配電網自動化、家庭能源管理以及電動汽車的數據信息),這就需要安裝大量的智能電表和需求側響應電表。同時,還需要研究合理的配電網結構以確保其能夠為當地的能量平衡提供更好的保障。另外,由于市場和制度正潛移默化地向著高效管理、公平公正、成本回收的方向進化,以市場為導向的分布式發電(如虛擬電廠)控制技術也是應對該項挑戰的可能方法之一。
(2)先進測量與監測設備的使用以及對信息交換的大量需求,對傳感技術及大數據處理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
1)在系統的運行、保護、檢修以及全壽命管理等過程中需要新的量測參數、網架信息、通信技術以及相關的新式算法。
2)交換數據的識別及其相關需求,例如數據的可靠性、安全性等。
3)故障恢復與轉供規劃方法。
4)網絡安全與準入控制:網絡安全、信安全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