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星球”(Unwired Planet)是一家持有專利的企業,其主要是通過與各個企業進行專利訴訟獲取收入,符合“專利流氓”的定義,其專利大部分來自愛立信,繼早前在英國在訴訟中擊敗華為外,近日其再次迫使蘋果向其妥協達成專利付費協議。
2015年,無線星球在英國起訴華為,經過近兩年時間的審理,本月初英格蘭、威爾士高等法院認為華為使用了無線星球的專利,要求它向后者4G設備按0.051%、4G手機按0.052%、3G移動設備按0.032%、3G基礎設施按0.016%的費率支付專利費,這與此前如4G設備按0.034%的費率相比提升50%左右。
無線星球在美國起訴蘋果后,蘋果曾反駁指這些專利毫無價值,但是有意思的是在美國的一家法院做出裁決之前,兩家企業卻達成了和解協議,雖然雙方沒有公布后者給前者支付的金額,但是無疑證明了無線星球所擁有的專利的價值。
十多年來,愛立信的業務不斷萎縮,其手機芯片業務在高通的競爭下被迫與意法半導體合資成立STE,但是最終該項業務還是無法維持而徹底解散,手機業務與索尼合資成立索尼愛立信但后來愛立信所持有的合資公司股權完全被索尼所并購。愛立信最核心的電信設備業務也在2014年被華為超過,后來更因業績不佳導致其CEO離職,傳聞指它有可能被思科所并購。
在失去了手機芯片和手機業務后,愛立信希望將其所持有的專利變成現金收入。2015年愛立信的整體營收為2469億瑞典克朗(約合289億美元),凈利潤137億瑞典克朗(約合7.6億美元)同比增長23%,其中專利費為其利潤增長的主要,這一年其專利費收入約17億美元同比增長高達46%。
愛立信收取專利費的目標無疑是蘋果、三星和中國手機企業,但是由于其電信設備業務收入主要來自歐洲、美國和中國市場,這就讓它在起訴這些企業的需要思考在當地的影響,2014年底其在印度市場起訴了中國的手機企業小米估計就是考慮這個因素,而向無線星球這類企業轉讓專利再由這類起訴目標企業可以避免影響其在當地的電信設備業務。
事實也證明了愛立信轉讓給無線星球的專利擁有很強的威懾力,除了上述的華為和蘋果外,2015年無線星球還起訴了谷歌、三星等企業,在起訴之前谷歌選擇與無線星球達成和解,而在訴訟過程中三星也選擇了和解。
另一個讓人疑惑的是,無線星球從愛立信公司收購的專利并非一次性付款,而是與它達成一個協議,通過專利訴訟獲得收入后再向后者支付回報,這似乎顯示雙方存在一定的合作關系。
愛立信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成功讓其專利變現,但是又避免了自己在當地直接發起訴訟而對自家的電信設備業務造成不利影響,從這個方面來說其做法是相當明智的。
愛立信日前也公開了其5G專利收費標準,其高管表示對于高端手持設備的5G專利授權費標準為5美元每部,而對低端手持設備的專利授權費則可以低至每部2.5美元,這擁有5G專利的企業中首個公開5G專利授權費的企業,說明它正急于獲得更多的專利費收入以彌補電信設備業務下滑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