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預計臺積電將獲得高通新一代電源管理芯片(PWM IC)70%至80%的訂單。
高通前一代電源管理芯片是由中芯國際(SMIC)生產的,后者在其8英寸晶圓廠使用0.18至0.153微米工藝來生產電源管理芯片。中芯8吋晶圓廠除了主力產品指紋識別芯片以外,另一重要產品便是電源管理芯片,且制程技術從0.18微米微縮至0.153微米,中芯一度要幫高通開發65納米制程的電源管理芯片,但后來考量成本效益等因素而作罷。
高通將使用臺積電的BCD工藝(Bipolar-CMOS-DMOS)來生產其新一代電源管理芯片,并將臺積電作為其電源管理芯片的主要代工合作伙伴。
臺積電將于2017年底開始小批量生產高通的新一代電源管理芯片,2018年開始批量發貨。臺積電將分配更多8英寸晶圓廠產能來完成高通的訂單。
高通最早與特許半導體簽訂了生產電源管理芯片的合同,后來Globalfoundries收購了特許半導體并接管了高通的訂單。
之后,中芯國際憑借極具競爭力的價格從Globalfoundries手中奪走了訂單,成為高通電源管理芯片的主要合作伙伴。
半導體業者透露,高通新一代電源管理芯片PMIC 5即將問世,由于改為BCD制程,臺積電憑藉先進制程技術優勢,可望拿下高通新一代PMIC 5訂單約70~80%數量,并牽動高通電源管理芯片代工廠大洗牌。
業界推估高通各種用途電源管理芯片的年需求量高達百萬片,2017年將從PMIC 4規格轉到PMIC 5,預計PMIC 5在2017年底開始小量生產,真正大量出貨會落在2018年,未來PMIC 5將逐漸成為高通電源管理芯片主流,而臺積電將以技術實力成為該產品線的主力供應商。
半導體業者指出,高通其實有意采取分散供應商策略,希望找3家晶圓代工廠分食訂單,但臺積電打算以先進制程技術優勢全面卡位,牢牢抓住高通PMIC 5芯片絕大多數的訂單,未來就要看競爭對手的制程技術能否趕得上腳步。
近來8吋晶圓廠產能持續大爆滿,包括電源管理芯片、指紋識別芯片等需求功不可沒,尤其是指紋識別芯片尺寸大,且終端需求大爆發,不僅高端智能手機導入指紋識別功能,更逐漸朝中、低階手機市場滲透,消耗大量的8吋晶圓廠產能。
不過,原本采用8吋晶圓廠生產的面板驅動芯片,部分需求轉移至整合觸控和驅動芯片(TDDI),由于TDDI多數在12吋晶圓廠生產,因此,在產品產能相互轉移下,2018年臺積電將有更多8吋廠產能來生產高通PMIC 5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