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電自動化是智能配電網的技術基礎,我國配電自動化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經歷了起步階段、反思階段以及發展階段。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在不斷的迅速發展,電力作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能源之一,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作用越發重要,人們對供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電力系統中配電網是最終將電能發送到各生產企業、各家各戶的主要通道,因而配電技術在配電網的應用中,需隨著人們的要求而不斷改進。增強配電負荷的耐受力、改善電網輸送過程中電能的損耗等,都是對配電技術改進的要求。
由于我國對電力事業投資與重視的不足、管理與科研的缺乏等,造成配電技術在發展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因此加強配電技術的革新與發展非常重要。故而配電網也是目前電力系統創新性發展最為集中的地方,大多數配電網的創新發展都集中在配電設備以及配電系統的技術進步方面,各種新材料、新元件和新系統都在不斷測試和試點應用中。
“十三五”電力規劃的出臺讓配電領域的技術走向成為業內焦點,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配電網迎來了發展新機遇,而建設改造的精細化深入、分布式能源比例的不斷升高,對未來配電網技術要求也不斷的提高。那么,配電網現有技術都有哪些,未來又會出現哪些新技術?
配電自動化利用現代電子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及網絡技術與電力設備與系統應用技術,實現配電網正常及事故情況下的監測、保護、控制以及計量功能,并與配電管理工作有機融合,與用戶密切互動,改善供電質量,提高供電可靠性和經濟性,使得企業管理更為高效。配電自動化是提高供電可靠性和供電質量,擴大供電能力,實現配電網高效經濟運行的重要手段,也是實現智能電網的重要基礎之一。配電自動化在工業發達國家已經有近四十年的發展歷史,尤其是近十多年來,配電自動化成為各大電力公司進一步提升用戶服務質量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主要內容,已成為電網現代化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在配電技術不斷完善的今天,北極星輸配電網盤點了當下熱點的配電技術與大家分享。
1.主動配電網規劃技術
適應多類型分布式電源接入和需求響應的配電網技術體系架構及其規劃運行控制技術,利用可控資源,實現主動規劃、感知、管理、控制與服務。
(1)考慮多能源互補和需求響應的、基于GIS的空間負荷預測技術
(2)智能配電網自愈供電模式優化和電器可靠性評價方法
(3)基于資產管理和可靠性要求的變電站優化規劃和網架優化規劃方法
(4)基于GIS和多目標模型的只能配電網規劃平臺
2.智能配電網自愈控制技術
(1)自愈控制
(2)態勢感知
(3)分布式電源/微網/柔性負荷集群控制
(4)電壓無功優化技術
3.配電網態勢感知
配電網態勢感知:在一定時空尺度下,對當前電網狀態的直觀全面感知,對可能引起電網態勢發生變化的各種要素獲取、綜合、預測并可視化未來的發展趨勢。
驅動力:配電網運行控制需要對系統當前狀態有總體的掌握,需要調度和方式人員及時。協同地有效發現并解決問題,保證系統經濟可靠運行。
4.配電設備智能化及柔性配電技術
智能化配電設備:
(1)數字化處理+自我檢測診斷+自適應控制+信息交互通訊
(2)電氣量信息+噪音信息+溫度信息+氣象信息……
柔性配電技術:
(1)配電系統電能質量相關技術,如:凈值無功補償器、靜止同步補償器、有源濾波器、動態電壓恢復器等
(2)固態電力電子設備,如:電力電子開關、電力電子限流器、電力電子變壓器等
(3)柔性潮流控制技術,如:統一潮流控制器、潮流路徑開關、分布式電源控制器、可調度負荷控制器、微電網控制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