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曾表示,虛擬貨幣成為臺積電重要成長動能,使市場每遇比特幣波動,常聯想臺積電營運,外資摩根士丹利(大摩)出具報告表示,比特幣熱潮退卻的后淘金時代,挖礦需求將有四情境。
臺積電訂30日參加花旗環球證券舉行的法說會,近期比特幣波動劇烈,外資至30日為止,連五賣臺積電。其中大摩年初準確預測臺積電第2季將因虛擬貨幣業務波動,營收較前季衰退,為外資圈保守代表。
大摩密切追蹤虛擬貨幣動能,5月集結國內外七名分析師出具標題為“虛擬貨幣:淘金之后”的深度報告,內容重申,比特幣價格起伏對半導體業形成威脅,而臺積電第1季營收約有一成來自虛擬貨幣,扮演結構性挑戰指標。
大摩指出,判斷虛擬貨幣風險,價格常視為唯一影響因子,事實上,挖礦產能的動態變化也是關鍵,該因素可由臺積電的晶圓出貨評估,并根據虛擬貨幣價格及產能變化,建構四大后淘金情境。
第一,“淘金熱2.0”:虛擬貨幣價格反彈而挖礦產能受限,臺積電為保留晶圓產能投入智能手機及高速運算,提升產業議價能力。
其次“繞圈子”:貨幣價格續漲但產能增,如今年4月,比特幣由6,000彈至9,000美元,此時臺積電受手機需求疲弱影響,有更多產能吸收挖礦需求。
第三,“軟著陸”:部分挖礦產能恢復但價格疲軟,臺積電在內的半導體大廠縮限資源投入挖礦產品。
最后是“硬著陸”:半導體供給對價格下跌回應太慢,臺積電面臨產能必須補足及降低資本支出。
大摩以未來六個月,推估四情境各為比特幣均價1.9萬美元、挖礦單月產能減少10%;均價1.9萬美元、產能增30%;均價3,000美元、產能減10%,以及均價3,000美元、產能增30%。針對今年臺積電營運,大摩基本情境是均價9,000美元、產能增15%,營收增二成。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