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展,數字化時代也開始到來。各式各樣的新業務形態正逐步形成,促使運營商網絡進行結構重構。
在2018世界移動大會·上海(MWC上海)期間,為了長遠的發展,運營商紛紛更新了自己在網絡重構方面的具體策略,與設備供應商們攜手展示了網絡重構方面的實戰成果。
面對撲面而來的5G時代,運營商更是挑戰與機遇并存。今年MWC上海期間,5G驅動下的網絡架構重構成為一大亮點。
大T更新網絡重構具體打法
網絡重構方面,國內三大運營商早已發布了相應的戰略:中國電信CTNet2025、中國聯通CUBE-Net、中國移動NovoNet等。
今年MWC上海期間,中國電信總經理劉愛力指出,未來的目標網絡將更加簡潔、敏捷、開放、集約,未來的網絡將顛覆現有網絡架構、管理流程、產業鏈生態,對運營商和產業鏈各方而言,挑戰和機遇并存。網絡體系方面,需要從離散的專業網(如無線、承載、傳輸、核心、IP等)向虛擬化、軟件化、云化的云網一體化架構轉變。基于此,中國電信的目標任務是推動“網絡智能化、業務生態化、運營智慧化”三化轉型,以CTNet2025為綱,打造“高速、安全、移動、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
中國電信2016年開始啟動的CTNet2025網絡重構計劃,目前已經取得一些成效:通過引入SDN/NFV和云技術,逐步將原來軟硬一體、分散管理的網元實現“軟化”“云化”,集約化管理;SDN方面,中國電信在主要云資源池部署了SDN,將資源池內的網絡配置周期從周級縮短到分鐘級;針對園區中小政企客戶,開發了基于SDN的隨選專線產品并且已經商用,用戶可以在網頁上即時開通、隨時調整;通過云網編排系統,將DCI/CN2的網絡能力與公有云/私有云的計算存儲資源統一編排,為客戶提供云網一體化解決方案。本次MWC上海期間,中國電信還發布了《中國電信5G技術白皮書》,從運營商自身業務發展、網絡演進和用戶感知的需求出發,完整地闡述了中國電信首創的5G“三朵云”(控制云、接入云、轉發云)目標網絡架構。
本次MWC上海期間,中國聯通宣布推出CUBE-Net2.0+網絡架構,構建AI使能的新一代智能網絡。其中一個重點就是要構建網絡能力開放體系,開展5G自動化相關研究工作,為5G奠定基礎,目前的階段重點是在16個城市開展5G相關的技術和業務試點,不僅是技術驗證和組網試驗,還有非常多的垂直應用試驗。要引入AI技術,做好5G+AI的相關工作,實現5G網絡運營的自動化。
為了推動網絡轉型CUBE-Net2.0,中國聯通在本次MWC上海期間還發布了6份白皮書:《中國聯通CUBE-CDN白皮書》、《中國聯通CUBE-RAN白皮書》、《中國聯通5G網絡切片白皮書》、《中國聯通5G服務化網絡白皮書》、《中國聯通5G多模多頻終端白皮書》、《中國聯通4G+面向5G演進的終端及芯片技術白皮書》。
MWC上海期間,中國移動表示,中國移動的目標是打造靈活、敏捷、多樣的5G智慧網絡。5G網絡可通過虛擬化,采用通用的硬件實現專用網元功能;通過網絡切片,按需調度網絡資源,實現網絡資源編排自動化。5G是基于場景化來設計的,這和4G基于業務的設計有本質區別,4G主要滿足基本移動寬帶需求,而5G能夠滿足不同場景下的多樣性需求,其中有的場景需要網絡具有極限處理能力,比如無人駕駛需要時延控制在幾毫秒以內。基于5G網絡這些豐富的能力,可以實現面向不同行業領域、新穎業務模式的商業模式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