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作家佩特羅尼烏斯在《殘屬集》一書中提到:大自然的力量不在于一成不變地保持固定方式,而在于經常改變自己的法則。
手機行業作為競爭最激烈的紅海,同樣需要“經常改變自己的法則”。這個消費升級和消費降級并存的市場正在經歷著“滯脹”的困局。
在經濟學、特別是宏觀經濟學中,“滯脹”特指經濟停滯(stagnation),失業及通貨膨脹(inflation)同時持續高漲的經濟現象。
這也像是今天的手機市場,整體銷售滯緩,但產品均價卻在上漲。更讓廠商們頭疼的是,換機周期一再延長。
諸神面臨這個尷尬局面都在自我調整,手機市場過往的“節奏”正在打亂。
以OPPO為例,按照原本的“節奏”,我們本應該看到R15s的問世,但這次迎來的卻是R17,結合OPPO中國市場新掌門人沈義人在發布會上的言辭,這款產品存在的意義很大程度就在于自我Revolution。
在R17身上,不管是產品定位還是營銷策略都和以往有所不同。
市場拐點
手機市場拐點的論調已持續一段時間,整體市場的萎靡難以提振,將許多小廠商拖入了深淵。
今日頭條聯合京東手機、中國信通院發布的《2018年上半年用戶手機購換行為洞察白皮書》數據顯示:
手機市場2018年Q1銷量下滑幅度達到29.73%,達到近兩年的歷史低點。2018年Q2出貨量雖然有所回升,但相比2016、2017年同期還是在下滑。
銷量下滑還可以用“周期”、“季節”這個借口來逃避,但手機市場換機周期同樣正在拉長。
2017年10月Counterpoint調查結果顯示全球智能機平均換機時長為21個月,中國人平均22個月換機。根據今日頭條數據報告顯示,用戶換機周期集中在1.5-2.5年之間,也就是18個月-30個月之間,實際上比22個月要更長。
兩組數據下來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手機市場“拐點”已來,在市場增量空間迅速消減的大環境下,原本低價多銷的“快消”模式已經難以支撐手機品牌的發展。
換機周期正在拉長,手機平均售價卻在上漲,這個時候的競爭尤為殘酷。
這迫使手機廠商尋求改變。事實上,幾乎所有廠商都在尋求改變。
以位列2018年上半年銷量前三甲的國內手機品牌——OPPO、vivo、華為為例,華為正在愈加強調研發和新技術的作用,OPPO創下迄今難以超越的93.8%屏占比記錄,vivo首發了屏下指紋。
毫無例外的,三家領跑的國內手機廠商把尋求改變的關鍵鎖定在創新,就目前來看,OPPO的表現尤為搶眼,前有Find X的驚艷全球,后有R17的再破記錄,而這兩款產品無不在設計和科技兩個層面有著令人著迷的突破和創新。
自我改變
OPPO的調整可能在OPPO R17身上可以看得最清晰,R系列多年來一直是OPPO的走量明星,如果以求穩之心運營,R系列新品也能輕松實現千萬左右的銷量,但在R17身上,不管是產品定位還是營銷策略都有較大的改變。
敢于拿自己的走量旗艦自我改變,可見OPPO在面對市場時自我Revolution的決心到底有多大。
OPPO這次自我Revolution,首先是產品、技術層面的改變。
OPPO在延續設計領先的同時強化了科技創新。霓光紫,流光藍,霧光漸變色這些色彩新嘗試已深入人心,很難反駁的是OPPO的設計功底、調色功底始終是手機廠商中最強的。
真正的重點在于對新技術的運用。如屏下指紋,雖然沒有拿下“首發”的稱號,但憑借著三方定制實現的硬件領先以及針對性場景優化,OPPO R17被很多用戶和媒體譽為目前體驗最佳的屏下指紋手機,更別提Pro版領跑行業的TOF技術以及SuperVOOC技術了。
事實上,OPPO在專利技術層面的布局超過了很多人的想象。2017年、2018年上半年,主營業務為智能終端研發和銷售的國內企業中,OPPO發明專利授權量一直是第一名。
營銷、市場層面的改變也能看到OPPO的自我Revolution。
過去人們眼中的OPPO是一個善于玩娛樂營銷的企業,你總可以看到OPPO做營銷時搬來半個娛樂圈,熱門綜藝節目上也總能看到OPPO的身影,OPPO R15發布時的“娛樂盛典”你可能還歷歷在目。
不過這次OPPO R17發布會上并沒有星光閃耀的明星家族成員為其站臺,沈義人對此表示,營銷要看消費者,對明星代言選擇要看量和度。明星投入不是少了,而是需要找到調劑。甚至說到,年底,產品和營銷上都將會有新動作。
“我們想要給到用戶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不管是外觀的整體設計還是營銷方式上,我們都在慢慢更新我們的形象,希望OPPO可以給大家全新的年輕的感覺。”
這種改變在我看來,是OPPO從內變革,提升市場兼容性,畢竟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理工男、極客都很少會將OPPO作為優先購機的選擇。
OPPO在占領住時尚年輕群體后,事實上也需要去爭取這部分用戶。
這部分用戶是很多互聯網手機廠商的主要領土。在手機市場競爭愈加殘酷,互聯網手機廠商把觸角伸到線下市場、女性市場的時候,OPPO同樣需要把自己的拳頭打出去,而不是被動迎敵。
根據京東和蘇寧消息,OPPO R17在手機開賣1小時后,分別獲得了蘇寧易購3000-3500元價位段銷量&銷售額冠軍、京東手機品類3000-4000價位段銷量與銷售額冠軍。京東好評度達到98%,蘇寧好評度達到92%,可謂是叫好又叫座。不管是女性顏值控還是男性科技控,對R17的評價都不低。
根據賽諾最新數據顯示,OPPO R17在首周穩居銷量冠軍。能夠獲得如此驚人的銷量,自然是跟該機本身具備的高素質有關。
我們已經可以看到OPPO自我Revolution的結果。在手機行業寒潮來臨之時還能取得如此成績
標值恒定增長。以此可以確保即使在市場周期波動的環境下,也能夠取得穩定的投資收益。
這個概念拿到手機市場來同樣適用。
手機市場始終有一些“價值恒定”的鐵律。比如說用戶喜歡一臺價格不算太高、性能強勁、外觀好看而且技術還不落后的產品。
雖說當前手機市場有“消費降級”的趨勢。事實上,根據中國通信信息研究院的數據看2000-3000元檔位的手機消費卻在增加,這個檔位恰恰是產品不賴,還算上檔次,很多普通人都能消費得起的產品。
高端市場降級,中端市場升級,兩個市場兩個趨勢,這個現象非常有意思——這正說明,“消費者希望有一臺合適的好手機”,這是手機市場的“恒定價值”。
消費者到底需要怎樣的手機?什么樣的手機算是“合適的手機”我想可能是這樣的。
1、一款技術層面有亮點的手機,哪怕是兩三年后技術都不會顯得過時。比如說屏下指紋識別、TOF 3D視覺等。這些技術哪怕是放在未來幾年,也會成為標配。
2、外觀設計不能太平庸,要走在時尚、新潮的前沿,能夠表達使用者的個性。至少拿到手機之后,外人能認為使用者是一個追求品質感的人。
3、一款在拍照、續航、性能等維度都表現均衡的手機。手機換機本身就是個高成本的事情,聊天記錄、截圖憑證都裝在里面。要能支撐用戶正常使用2-3年才行。
從總體需求的層面上看,手機市場正在“消費升級”。事實上,OPPO從R9系列的崛起,一直是因為把握住了“消費升級”這個趨勢。
OPPO R系列雖然在變,但是不變的是OPPO對于用戶需求的重視。對OPPO來說,不管怎么改變,都不會去關注手機的銷量、市場份額和行業排名,立足點從來都是用戶的核心需求,發現用戶痛點、解決用戶痛點。
手機市場不管如何改變,最終還是有要堅守的部分。比如說技術創新,比如說用戶價值。
縱觀這五年來熱銷的手機產品,統統都只有一個特點:
那就是外觀設計精美,性能強勁,飽含技術創新卻使用起來穩定可靠的精品。
市場往往不會騙人,用戶也不會騙人。
不管手機廠商在發布會上、在線下營銷叫得多響亮,最后賣得好的機器總是有共同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