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兩市雙雙高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表現強勢。隨后,滬指維持低位震蕩態勢,而創業板指則一路下探,一度跌逾1%。截至午間收盤,滬指跌0.13%,深證成指跌0.5%,創業板指跌0.86%。
盤面上,稀土永磁、新能源車、鋰電池、充電樁等板塊漲幅居前,海南板塊臨近午間收盤集體拉升。5G概念、國產軟件、次新股等板塊跌幅居前。
消息面上
年內37家公司停止實施增發預案有公司數易其稿仍未成行
多家公司此前發布的定增預案,在今年遭遇了滑鐵盧。
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有37家公司停止實施增發預案,對于停止實施增發的原因,各家公司的解釋不盡相同,不過,也有公司在宣布終止實施增發預案之后,對于后續資金、項目、公司發展等投資者關注的問題,專門進行了說明。
首只養老FOF成立第三支柱養老邁出新一步
首只養老目標基金花落華夏基金。昨日晚間,華夏基金發布公告稱,旗下基金華夏養老2040三年持有混合FOF正式成立,提前6天結束募集。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首批獲批的14只養老目標基金中首只成立的養老目標基金(下稱“養老FOF”),目前,仍有中歐基金和泰達宏利基金旗下2只養老FOF正在募集。
A股刮起“回購風” 491家上市公司已實施回購
A股上市公司股票回購熱情持續高漲。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共計702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購公告,其中491家已實施回購,合計回購資金達241億元。這一規模已經逼近2015年和2017年A股回購股票金額的總和。
央行兩日凈投放1800億元專家稱9月末資金面不會有較大擾動
昨日,央行發布公告顯示,為對沖稅期、政府債券發行繳款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9月13日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2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具體來看,央行分別開展了1000億元7天期逆回購和2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分別為2.55%和2.70%。這是央行12日重啟逆回購后連續第二日實現凈投放,兩日累計向金融市場凈投放資金1800億元。
機構熱議
華林證券:
從盤面上看,石油、公用事業、券商信托、保險、交運物流、通訊等行業領漲,醫藥制造、醫療行業、工藝商品、文教休閑等行業領跌。行業個股漲多跌少,市場氛圍有所轉暖。估值層面看,上證綜指PE(TTM)11.70倍,滬深300PE(TTM)9.89倍,中證500PE(TTM)18.51倍,均處于歷史相對低位。短期或迎來超跌反彈行情,投資者可適當關注。
銀河證券:
市場超跌反彈,形成普漲,成交量有所放大。A股后期仍以結構性行情為主,對后期的市場保持相對謹慎。電力行業,六大電廠日耗數據回落,火電發電量增速恐將下降。建議關注業績改善空間大且安全邊際較高的火電公司,以及來水向好助推盈利提升的水電公司。持續推薦水電龍頭長江電力(15.73 -0.25%),建議關注華能國際(7.50 +0.94%)、華電國際(3.93 +2.08%)、國投電力(7.32 +0.00%)和川投能源(7.99 -0.37%)等。
聯訊證券:
我們認為,金秋行情大幕已經拉開,持續時間在40個交易日以上。反彈的主線是對過往下跌的修正,超跌是不可或缺的主線。未來超跌+質優是基本條件,科技、金融、周期和消費將輪流表現。重點關注科技中的5G、北斗、國產軟件和消費電子,概念主題中的粵港澳大灣區;歷次行情大金融從來不會缺席,低估值銀行、攻守兼備的保險及彈性較大的券商都會有所表現;低估值周期(受益于歐美經濟復蘇持續)也有望得到資金青睞;最后補跌的消費股在行情后半段也有望補漲。本輪行情市場可能不會出現持續領漲板塊,各板塊都有輪漲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