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主題為“打造全球研發核‘芯’,引領智能未來科技”的2018英特爾亞太研發有限公司技術開放日上,英特爾亞太研發分享了其在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物聯網等領域的領先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的研發成果。英特爾亞太研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盧炬,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毛軍發教授,以及英特爾副總裁兼物聯網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陳偉博士等,分別發表了主題技術演講,對未來科研發展的難題和挑戰以及最新的計算技術趨勢,進行了前瞻分享和思辨。同時,英特爾亞太研發與上海交大還宣布正式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2018英特爾亞太研發技術開放日展出多項最新研發成果
在本次技術開放日上,英特爾亞太研發與合作伙伴攜手推出的最新產品和應用得到了充分展示。比如,基于英特爾?酷睿? i5處理器、OpenVINO?計算機視覺開發套件的數燁科技智能零售貨柜方案;英特爾與京東、科大訊飛合作推出的全球第一款中文大屏幕智能音箱——京東叮咚智能音箱;以及基于英特爾OpenVINO?深度學習開發工具包及HERO機器人平臺的人臉識別應用實例等。此外,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作品“服務機器人安全眼”也在現場得以展示,該作品剛剛獲得英特爾杯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嵌入式系統專題邀請賽特等獎。
與此同時,英特爾亞太研發與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籍此,雙方將在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等領域共同推動合作研究、教學共建、人才培養和生態系統構建等各項工作。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副院長薛廣濤教授和英特爾亞太研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盧炬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英特爾還向上海交通大學捐贈了價值超百萬元的、最新人工智能軟硬件設備,用于合作科研并為科研成果拓展產品化渠道。
英特爾亞太研發與上海交大簽署合作備忘錄
基于雙方二十余年的良好合作基礎,英特爾亞太研發與上海交大將在四個重點領域深入合作:一)面向人工智能和數據中心等領域合作,利用各自的技術優勢進行基礎型及應用型研究,尤其致力于整合資源實現科研成果產品化,構建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二)共同推進人工智能領域教學資源的共建;三)共同推進人工智能領域的人才交流及人才培養;四)開展產學研深度融合的試點,共同推進人工智能領域生態系統的構建。
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毛軍發教授表示,“作為世界一流的工程研發中心,英特爾亞太研發在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等前沿領域擁有世界級的工程研發能力。期待雙方發揮各自優勢和實力,共同培養具有國際競爭能力、進而能引領未來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方向的精英工程師。”
自2005年落戶上海紫竹科學園以來,英特爾亞太研發一直保持著高速的發展態勢,至今已發展成為涵蓋幾乎所有業務部門的英特爾在華最大、最完整的綜合性研發機構,并在云計算、虛擬化、基本輸入輸出系統及固件、大數據、深度學習、視頻等領域擁有世界級工程研發能力,從2005年至今,貢獻的專利數達2,000個。在保證高生產率、各團隊高效緊密協同合作的基礎上,英特爾亞太研發多次、多團隊榮獲英特爾最高獎,并擁有多個技術研發卓越中心。
立足中國,放眼世界。英特爾亞太研發將軟件及服務、數據中心、核心和視覺計算、客戶端平臺、物聯網、集成平臺方案、存儲等領域作為主要研究方向,憑借強大的執行力實現引領科技創新,并構建廣泛的市場和生態系統,以建設世界級工程創新中心。
英特爾亞太研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盧炬表示:“作為英特爾在亞洲最大的綜合性研發基地之一,英特爾亞太研發擁有全球領先的研發優勢。在人工智能領域,我們已經做好了全面布局,不管是芯片、數據中心、邊緣計算、大數據和深度學習,還是視覺計算、5G和自動駕駛等領域,英特爾亞太研發正發揮內外聯動之力,以實現共同創新。此次與上海交通大學的合作,將有助于深化我們的科研水平,共同提升雙方在人工智能領域的行業影響力,從而進一步支持中國在人工智能技術上的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