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胡琛 近日,一款能夠50多秒配好一袋化療藥的“機器人護士”出現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并通過視頻和文字迅速從川渝大地火遍大江南北。這款機器人出自深圳的衛邦科技之手。
“機器人護士”已在全國多家醫院上崗
這款被大眾稱為“機器人護士”的產品在業內被稱為“智能靜脈用藥調配機器人”,其可以全程自動化控制調配化療藥物。它是深圳衛邦科技的產品,名叫WEINAS。在深圳市人民醫院和南山區西麗人民醫院也都可以看見它。
這款機器人能通過機械手臂快速精準配置腫瘤患者的化療藥物,不僅提高了配藥效率和精確性,還減少了醫務人員的職業傷害風險。正因為它解決了這一痛點,所以能夠迅速在包括四川在內的多家全國大型三甲醫院“上崗”。
據介紹,醫生開出處方后,藥師先對醫生處方進行審核,審核完成后,藥師在處方開出的每種藥品包裝上打上二維碼標簽,隨后,藥品被送入靜脈用藥智能調配室,調配室內的藥師在機器人設備上進行藥品掃碼,隨后將藥品放入機器相應位置,掛好一次性配藥器和輸液袋后,機器人就會開始自動配藥。
衛邦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劉葆春告訴南都記者,為了研發有中國獨立知識產權的智能靜脈用藥調配機器人,他花去了10年的心血。“2016年,上海仁濟醫院全國是第一家臨床使用WEINAS的醫院,兩年過去了,我們的產品已經在祖國遍地開花,2018年就有全國各地10家醫院購買。”
“我們已經沒有‘卡脖子’的技術”
衛邦科技的WEINAS之所以得到了全國各大醫院的好評,更大程度上市因為它解決了外國同類產品在中國的水土不服和高昂的售價。據悉,外國同類產品不能處理安瓿瓶、效率低,且在售價與運維上昂貴。一臺WEINAS的價格在430萬-550萬之間;產品在深圳南山區網上政府采購的中標價為498萬,低于外國產品。
“我們的產品從軟件到硬件再到耗材都是獨立研發,可以說是把全產業鏈抓在自己手里;在智能靜脈用藥調配機器人這一細分行業,我們已經沒有‘卡脖子’的技術。”劉葆春自豪地講,他希望自己在WEINAS上堅持原創的工匠精神能鼓舞中國企業家勇敢面向產業轉型升級,爭做民族品牌。
針對網友關心的“智能靜脈用藥調配機器人會配錯藥嗎?”這一問題,劉葆春表示,機器比人在情緒上更穩定,因此在配藥上也更能穩定執行醫生的配藥要求。另外,從國際經驗上看,智能靜脈用藥調配機器人的出錯率也遠遠低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