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某華被美國商務部制裁的第一時間,老孫就寫了篇“某華休克”的文章,不成想沒到幾個小時不被和諧了。
要知道,這次不是被投訴而被處置了的,根本就沒有申訴的機會,直接被告知內容違反了某某條例。
老孫至今也沒明白,基于客觀新聞事實的評論,究竟違反了哪一條規定。
這兩天針對某華被制裁一事的評論,又不斷出現,但是卻沒有被刪除,應該是某華所在地機關也沒有辦法長期影響新聞管制機構吧。
言歸正傳。
問題出現了,已經被“斷水斷電”、“無米下炊”的某華接下來該怎么辦呢?
通過這次“某華”案,可看出美國不愿讓大陸發展半導體的強烈意圖,因美國無法忍受過去花了20幾年的努力,一下就被大陸超越,從美國司法部長親自針對晉華案召開記者會,就可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某華企業與中興通訊還不太一樣,后者員工多達8萬人并且在中國通訊基礎設施運行方面有關鍵作用。而某華只不過是一個“希望之星”,其并沒有實現量產并成為關系國計民生的企業,因此寄希望中國政府再次出手幾無可能。
那么晉華該如何走出目前的困局呢?
上策
積極動員歐美半導體設備供應商的力量,共同向美國政府施壓,畢竟現在某華受到制裁根本上影響了美國半導體設備供應商的業務。
據業內人士稱,按照業內半導體設備采購的慣例,某華是不會一次性地把錢打給供應商的,往往只是預先支付少許訂金,隨著高管安裝進程再持續支付余款。像現在這樣的情況,設備供應商也很被動和無奈,只能算是不可抗拒的原因了。
另外,針對美光的指控積極應訴,如果可以在這方面取得突破,那么美國政府制裁某華的理由就不存在了。
中策
加強與聯華的合作力度,不僅僅是技術方面的合作,接下來完全可以放開合作內容,比如某華的生產設備轉給聯華來運營,作為后者的DRAM小型試驗工藝線,這樣就可以通過聯華采購所需要的設備的材料,避開美國的制裁。
下策
實在沒有辦法,某華不如干脆放緩項目實施計劃,把資金、廠房和已有設備轉給國內其他DRAM廠。雖然這樣做,地方政府的面子實在是不好看,但這應該是止損的最好辦法了,同時也可以集中國內存儲器領域的技術、市場和管理人才,形成合力完成中國存儲器產業的成長。
難!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