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通信與網絡 > 業界動態 > 人工智能推動醫療建設 同時將帶動可穿戴醫療設備進入快速發展期

人工智能推動醫療建設 同時將帶動可穿戴醫療設備進入快速發展期

2019-04-13
關鍵詞: 醫療設備 人工智能

  10年前,可穿戴醫療器械(wearable medical device)還屬于概念性產品,但如今,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應用于消費者日常生活。目前,市場上的可穿戴醫療器械產品已發展成為一種智能化、數字化的高科技產品,它們代表著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新方向。

  2018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人工智能成為推動醫療建設的重要技術手段,同時將帶動可穿戴醫療設備進入快速發展期。國內可穿戴設備研發也如火如荼。

  o4YBAFyulOKARDxVAAJe9zV0wgU240.png

  2018年7月,由東南大學與聯想合作研發的“穿戴式智能心電衣”在江蘇省人民醫院進行臨床試用。據了解,該監測設備類似于日常生活中的緊身衣、T恤,主要針對心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和兒童,以及現在快節奏環境下的亞健康白領人群設計研發,通過衣服里面的干性電極,能夠實時監控預警患者的心臟、睡眠以及情緒,讓患者隨時隨地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同時還能有效促進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及時救援。

  隨著醫療設備技術的進步,與可穿戴設備兼容的智能手機醫療保健應用程序越來越多,醫療服務供應商對無線連接青睞越來越明顯,以及大眾對身體健康的重視度日漸增加,可穿戴醫療設備產業迎來爆發式增長。2016年全球可穿戴醫療器械市場總銷售額為20 億美元,2017年為23.94 億美元,2018年超過30 億美元,預計2023年有望超過60 億美元,產業發展充滿活力。

  o4YBAFyulPuAWqWjAACKCuPf-Ik005.png

 ?。ㄗⅲ?023年數據為預測數據 )

  盤點近期可穿戴設備新技術

  1、可穿戴設備從靜脈血采集癌細胞

  2019年4月6日報道:血檢是癌癥診治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程序,醫生需要通過血樣分析獲取更多的癌細胞信息,但沒一個病人愿意頻繁被抽血。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人員1日在《自然·通訊》雜志上發表論文稱,他們開發出一種可以直接從患者靜脈血液中持續收集癌細胞的可穿戴設備,其采集效率遠超靜脈穿刺采樣。研究人員稱,該設備可以幫助醫生更有效地診治癌癥。

  癌癥腫瘤會將大量癌細胞釋放到血液中,這些被稱為循環腫瘤細胞(CTC)的癌細胞,大多數不能在血液中存活,而存活下來的則有可能發展成轉移灶,它們更為致命。

  如今CTC已成為各種癌癥患者預后的既定生物標志物,可幫助醫生獲得更有價值的治療信息。但目前的離體CTC分離技術依賴于靜脈穿刺,受采血量所限,一次采樣所能捕獲的CTC數量有限,即使是在一份晚期癌癥患者的標準樣本中,所采集到的癌細胞數也不超過10個。

  而密歇根大學團隊研發的新設備,能夠對患者靜脈中的血液進行持續篩查,極大提高了CTC捕獲效率。犬模型試驗顯示,使用該設備能夠在2小時內篩查1%—2%的全血,每毫升血液中捕獲的CTC數量是抽血采集的3.5倍。

  該設備十分小巧,只有2×2.5×1英寸大小(1英寸為2.54厘米),可戴在手腕上,通過導管連接到手臂靜脈。通過使用肝素(一種可以防止凝血的藥物)及不會傷害細胞靶向免疫標記物的滅菌方法,該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可保證血液不會凝結,細胞不會堵塞芯片,整個設備完全無菌。

  研究人員估計,這種可穿戴設備可在3—5年內用于人體試驗,幫助醫生查看癌細胞的詳細信息,進而優化人類癌癥的治療方法。

  2、可穿戴皮膚檢測器可檢測傷口愈合狀況

  2019年4月3日報道: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符合皮膚的電子設備,可以為用戶提供長期,高性能的實時傷口監測。

  生物傳感器是一種分析裝置,它將生物成分與物理化學檢測器結合起來,觀察和分析化學物質及其在體內的反應。傳統的生物傳感器技術雖然在醫學領域取得了巨大進步,但仍然存在克服和改進的局限性,以增強其功能。賓厄姆頓大學親密生物綜合生物傳感器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皮膚啟發的開放式網狀機電傳感器,能夠監測皮膚上的乳酸和氧氣。

  研究人員希望創造一種新的傳感器模式,與佩戴者的身體無縫融合,最大限度地提高身體分析,幫助理解化學和生理信息。

  “這個話題對我們很有意思,因為我們對不久的將來傷口愈合進展的實時現場評估非常感興趣,乳酸和氧氣都是獲得傷口愈合進展的關鍵生物標志物?!?/p>

  他們希望未來的研究能夠利用這種皮膚靈感的傳感器設計來整合更多的生物標記物,并創造更多的多功能傳感器來幫助傷口愈合。他們希望看到這些傳感器被開發并入內部器官,以增加對影響這些器官和人體的疾病的認識。

  “生物模擬結構傳感器平臺允許生物組織和生物界面電子設備之間的自由傳質,因此,這種緊密的生物集成傳感系統能夠確定關鍵的生化事件,同時對生物系統不可見或不引起炎癥反應?!?/p>

  3、蘋果可穿戴設備未來將增加獨特的生物識別方式

  2019年4月2日報道:生物識別技術已經普遍用于移動設備使用安全上,iPad和iPad等設備都有指紋識別或面部識別,而Apple Watch是蘋果推出的唯一不提供生物識別安全性的移動設備,每次在未佩戴的情況下訪問Apple Watch時,都必須輸入PIN碼,但在檢測到手表并未佩戴在手臂上或并未與皮膚接觸之前,它不會再要求輸入密碼。

  但PIN碼同樣存在被破解的危險。近日美國專利和商標局公布了蘋果提出的“可穿戴電子設備以光場相機來執行手腕背側生物識別”的專利。正如標題所示,蘋果考慮在Apple Watch背面使用一個光場相機,實際上由多個相機傳感器和光發射器組成。傳感器可以協同工作以捕獲足夠的數據,從而形成完整的場景圖像。

  如此,相機與傳感器元件組將在Apple Watch與手腕接觸時拍攝圖像,以捕捉皮膚下的元素,從而可以檢測用于佩戴者的生物信息包括毛囊開口、血管圖案、靜脈、動脈、肌腱、結締組織、皮膚色素沉著、毛孔和骨骼形狀等等特征列表。然后通過其中一個或多個元素用于身份驗證。

  雖然蘋果按慣例會定期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交大量專利申請,但并不能保證這些創意能夠進入未來的蘋果產品和服務。它們主要表現出蘋果對于這方面的興趣。

  這項專利具有一定的前景,因為它可以提高Apple Watch在當前狀態下的安全性,讓它變得像iPhone與Face ID的組合一樣安全。

  另外,蘋果對于靜脈傳感的想法還不止于此,3月14日的一項專利申請提出了使用靜脈匹配技術掃描皮膚下方區域,加強人臉識別精準度的方案,這將進一步加強Face ID系統,哪怕是長得再相像的雙胞胎也能輕松識別。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谢少妇XXXXX8老少交 | 日本乱人伦中文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 粉嫩极品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在线电影|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人妻| 文轩探花高冷短发|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爱情岛论坛亚洲永久入口口| 国产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麻豆 | 国产成人精品免高潮在线观看| 99精品视频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无上神帝天天影院|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色吊丝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乐下载| www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日本人强jizzjizz老| 亚洲人成黄网在线观看| 成人黄色在线网站| 在线免费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成人免费看| 果冻传媒app下载网站| 人人爽人人澡人人高潮| 老师我好爽再深一点视频|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97色伦图片7778久久| 尹人久久久香蕉精品|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婷婷月色|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成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漂亮人妻洗澡被公强| 内地女星风流艳史肉之| 色综合小说天天综合网| 婷婷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欧美一级日韩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