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至3日,2019年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大連舉行。科技、創新是夏季達沃斯論壇的鮮明氣質。把與電力相關的各個環節連接起來,實現實時共享——獨具特色的電力創新元素亮相今年夏季達沃斯論壇,成為亮點。當前,在大連東港商務區,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正在火熱進行,讓電網更堅強,供電服務更高效。
大連東港商務區屬中山區轄區,西起大連港客運港碼頭,東至海之韻公園,南臨長江路,北至大連灣海畔,面積5.97平方千米。作為國際一流智慧城市示范區,這里附加了商務、金融、文化、體育、旅游等功能,屬于A+供電區域。
為了順應能源革命和數字革命融合發展趨勢,迎接2019夏季達沃斯論壇,國網信通產業集團于今年4月20日啟動大連東港泛在電力物聯網無人化智慧營業廳建設,不到兩個月便建成了“智慧、創新、開放、生態”的泛在物聯智慧營業廳。
圍繞泛在電力物聯網開展創新
泛在電力物聯網無人化智慧營業廳聚焦泛在電力物聯網,服務企業發展和居民生活,引領新科技發展趨勢,為大連市經濟發展、科技進步貢獻電力新穎、先進的成果,帶來智能的全新產品和服務。營業廳的整體設計與大連的海港城市風格相融合。
營業廳內建成了大連首家樓宇能效檢測系統,實時為用戶展示樓宇能耗監測、智能控制等理念。新型營業廳的自助交費、自助業務辦理和自助發票打印終端,功能齊全,為企業及居民用戶帶來無人化的快捷辦電新體驗。
大連白山路泛在電力物聯網智慧營業廳建設也是如此。作為大連市A級供電營業廳,白山路供電營業廳服務客戶36.92萬戶,10千伏配電線路長達746.59千米。為了保障項目建設,國網信通產業集團項目組開展了為期24天最大范圍的用戶需求調研,經過了4輪專家論證、20余次落地討論,確保每一個細節都讓客戶滿意,每一項功能都為客戶所需要。
歷時不到兩個月,6套支撐系統、8臺智能自助終端機、11塊功能分區、14個視頻宣傳片、86個供電所臺區網格圖全部投入運行,以增強互動體驗為理念,用更多的智能化服務助力營商環境優化,推動供電營銷服務窗口從傳統到智能、從線下到線上的轉變。
以客戶為中心“服務+營銷”雙融合
泛在電力物聯網無人化智慧營業廳建設秉持“服務上堅決一點”,建設了“十大區域”,其中,“網上國網”區實現16項簡單業務“一次都不跑”、5項復雜業務“最多跑一次”;網格化互動區可直接查找各個臺區負責人信息,實現“零距離”服務;傳統業務辦理區讓服務人員從柜臺中走出來,提供“一專多能”多元化流動式服務;自助服務區實現24小時自助交費、自助業務辦理、發票領取;綜合能源服務區通過沙盤聲光顯示大連綜合能源項目分布,向企業推介綜合能源新型業務。該營業廳還配備了多個成果展示區,綜合運用演示文稿、視頻講解、場景互動等形式,宣傳“三型兩網”建設理念,推廣新型業務和線上業務。
營業廳功能上互動又便民親民,配置了“五大系統”。它們分別是:能智能排隊、集中管理、業務監控的客戶現場管理系統,能智能評價、分類整理、優化處理的客戶滿意度調查評價系統,采用數字化技術和網絡化技術應用的窗口同屏交互系統,集合多媒體發布、互動櫥窗、LED的企業頻道系統,包含全屏觸摸、玻璃投影、信息發布的互動投影系統。這些系統為客戶創造更加舒適的營業廳環境,維護良好的業務辦理秩序。
目前,泛在電力物聯網智慧營業廳成為集服務、營銷、體驗于一體的前沿服務陣地,以及以客戶為核心的多元化用電服務空間,推動傳統供電服務模式向“服務+營銷”雙融合模式轉型,為大連營商環境優化、構建城市綜合用能中心、滿足電力市場未來發展需求奠定基礎。
配電物聯網提升電網搶修及故障研判效率
同樣踐行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思路的,還有大連東港重要區域電網可靠性提升工程。該項目結合泛在物聯網建設大綱要求,分別從感知層、傳輸層、平臺層、應用層開展建設。
感知層以新型智能配變終端為核心,通過采用“國網芯”安全及監測芯片和傳感設備,改造低壓臺區分支開關,增強節點用電狀態在線監測、臺變運行狀態數據監測和采集能力,提升數據采集的實時性和穩定性。
應用層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和智能裝備,打破業務系統間信息壁壘,實現營配調信息互聯互通,打造一體化的生產全業務智慧管控系統,形成多元化業務協同應用模式,為有效提升大連地區電網供電監測能力和應急響應速度,建立常態化供電服務及應急指揮機制奠定良好基礎。
工程自5月16日開工建設,不到45天,1套10千伏小電流接地選線裝置,1套電纜隧道及綜合管廊監控,2套環境監測系統,63套局放、測溫監測裝置,90套移動作業終端,245套無線射頻電子標簽部署上線;2塊無源光纖網絡接口板,2個24芯光配線單元,6套光纖交換機設備,12個分光器,1.85千米24芯普通光纜和阻燃子管投入使用。基于“國網芯”的局放、環境參數智能感知、拓撲識別、高速寬帶載波通信、故障研判、超高頻射頻等一大批“高大上”的信息通信技術應用發揮作用,一流配電物聯網建設不斷提速……
項目建設前期,國網信通產業集團項目組結合當前配電網組網方式、切換模式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按照泛在電力物聯網的感知層、網絡層、平臺層、應用層四層結構,明確了大連東港商務區一流配電網建設的內涵和方向。項目組多次召開研討會議和推進會議,篩查、盤點能夠利用的智能終端和物聯技術,一方面“補短板”夯實基礎建設,另一方面“創亮點”突出重點建設,從實施背景、建設目標、建設原則、建設內容、實施步驟、保障措施、預期效果等方面明確了項目建設的具體舉措。
項目建立了“三大模型”,包括能實現核心區域搶修資源實時數據疊加展示的三維場景展示模型,能實現電網核心設備運行狀態在線展示的電網拓撲模型,能實現主動檢修、快速響應、快速維修的地理氣象信息模型,有效提升了大連地區電網供電監測能力和應急響應速度,全面提升了大連東港商務區配電網運營能力。
項目還實現了“四大能力”,包括能源匯集、傳輸、轉換、利用的全息感知能力;業務、設備、客戶、數據的泛在聯接能力;更好發揮電網帶動作用,為更多市場主體發展創造機遇的開放共享能力;推動“兩網”深度融合與數據融通,實現管理、決策、分析的融合創新能力。項目進一步增強了電網企業對電網生產運營管理各個環節的感知、參與和提升程度,提高了企業內部分析決策和運營精益管理效率。
大連東港重要區域電網可靠性提升工程已在6月25日投入使用。國網信通產業集團東北客戶代表處主任宋志強介紹:“該工程將為大連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撐,尤其在末端融合方面為精益化線損、三相不平衡等治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電網搶修及故障判斷將縮短一半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