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由中國電信和中國信通院共同舉辦的“翼生云網 智造未來--5G+工業互聯網高峰論壇”上,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忠岳表示,經過與300多個先鋒客戶和戰略合作伙伴的實踐發現,在工業互聯網中,網絡連接是基礎,數據資產是核心,安全保障是關鍵。
5G的超低時延、超高帶寬、超大容量、支持邊緣計算和具備切片的能力促進了工業數據采集更便捷、智能邊緣化以及流動+交換更高效。陳忠岳表示,5G將為工業互聯網催生新動能,中國電信將通過5G通信技術,遵循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之路,推動我國工業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的發展。
全方位能力賦能工業互聯網
據陳忠岳介紹,中國電信的工業互聯網能力主要涉及安全、服務和合作生態,由工業平臺、工業云網和工業連接組成。
陳忠岳表示,中國電信始終引領工業連接,2015年中國電信創新性提出工業PON;2017年7月正式商用全球最大NB-IoT網絡;5G時代,中國電信率先啟動基于5G SA的行業應用,在陳忠岳看來,真正的工業互聯網業務,是要在SA場景下實現。
另外,中國電信天翼云的集中節點、分省節點、城市節點、邊緣節點,通過不同的能力適配,根據時延需求的不同滿足多樣化的應用場景。“天翼云將使能工業互聯網,除了能夠提供直接的云服務之外,也能為客戶進行混合云組網。“陳忠岳表示。
與此同時,目前中國電信具備全面的網絡安全能力、完備的云安全防護、專業的數據安全能力、完整的安全服務以及全面的安全資源,能夠為工業互聯網提供工業安全體系、工業APP安全檢測以及工業態勢感知。通過發揮全方位安全優勢,保障工業互聯網安全。
此外,中國電信能提供屬地化的專業服務。據陳忠岳透露,目前中國電信已經設立了200余個VIP專屬服務中心,5000余名專業服務人員,提供管家式的服務。
打通數據孤島,發布工業互聯網開放平臺
中國電信工業互聯網開放平臺是建立在中國電信云網融合基礎架構之上的數據使能平臺,將幫助政府和企業完成數字化基礎設施的建設,提升數字化水平、打通數據孤島,驅動數據高效流通,為整個制造產業提供有序、中立、安全開放的高質量數據開放平臺。
據陳忠岳介紹,該平臺由中國電信自主研發和運營,從工業數據采集、工業數據中臺和工業數據應用三個層次為制造企業提供全要素、全價值鏈、全產業鏈的數據使能(PaaS)平臺。
其一,工業智能采集,可以根據客戶具體需求加載不同的數采協議轉換等邊緣應用,將物理空間中的各種生產要素,安全可信地映射成信息空間中的數據。
其二、工業數據中臺,以數字孿生的方式構建虛擬數字空間。通過數據匯聚和交換,打通信息孤島,驅動數據高效流通;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挖掘工業知識,創新商業價值。
其三、工業數據應用將匯聚自主研發、合作廠商和第三方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工業APP,共同構建起一個合規、互信、共贏的數據互聯生態圈。促進跨行業、跨領域的數據融通、應用和合作、助力數字經濟建設。
三項行動計劃推進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
陳忠岳表示,為了推動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中國電信已經部署了3大明確的行動計劃,與合作伙伴共同加快工業互聯網的生態建設。
首先是成立中國電信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中心。主要是以助力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為目標,聚焦客戶IT架構云化,創新服務于企業內外網,基于5G技術創新為客戶提供場景化DICT解決方案,深入研究行為趨勢,聯合優秀合作伙伴促進中國工業互聯網的創新發展。
其次是開展“百千萬”5G工業互聯網專題服務行動。率先服務于百家行業標桿企業、千家區域龍頭企業、萬家重點規上企業。針對企業信息化發展不同階段和需求,定制化咨詢、規劃、連接、云網、平臺、應用、安全一站式信息化服務,同時以典型行業客戶為樣板,推進區域內、行業內經驗交流分享,助力更多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另外積極開放電信資源能力,與伙伴聯合創新,與客戶共建共贏。發揮工業互聯網聯盟,5G產業聯盟優勢,加強聯盟成員間合作,加強成熟企業優勢經驗輸出合作;同時建立面向場景化的合作伙伴關系,聚焦企業應用場景,在數采、視覺、人工智能等領域,與業內優秀企業聯合創新研發,建立聯合實驗室、研究中心,新技術實驗驗證,并聯合申報國家及省部級試點示范項目。
陳忠岳表示,未來,中國電信將繼續開放自身的5G+云+網+邊的獨特能力、平臺能力、數據安全管理能力、研發能力和全國政企5級渠道能力,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與產業鏈合作伙伴和運營商攜手合作,共同推進工業企業行業的網絡標準制定,共同描繪5G智慧制造藍圖,積極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的轉變。
責任編輯;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