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5G發展白熱化之際,華為、諾基亞正積極布局5G版圖,瑞典電信設備巨頭愛立信卻爆出行賄丑聞。
美國當地時間2019年12月6日,美國司法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聯合發布公告稱,瑞典通訊設備巨頭愛立信同意支付約10.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4.6億元人民幣)與美國政府達成和解,以平息多年來針對愛立信的海外腐敗調查。
行賄五國,罰款金額高達10.6億美元
據美國司法部發布的文件顯示,愛立信在2000年至2016年間,分別于越南、印度尼西亞等5個國家發生行賄行為,并稱該行為涉嫌違反了美國《反海外腐敗法(FCPA)》。而美國紐約南區的檢察官杰弗里.伯曼也表示:“愛立信通過行賄、受賄、饋贈和貪污,以‘金錢萬能’的指導原則開展電信業務。”
行賄消息同樣得到了愛立信埃及子公司的確認。公司承認,行賄是為了鞏固其電信業務,行賄范圍涉及全球5個國家,牽扯公司多名高級別管理人員。
最終,愛立信選擇接受罰款與美國檢方達成和解。據悉,愛立信將支付約9.8億美元的和解金,外加8150萬美元稅務,罰款總計10.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4億元)。根據美方透露的消息,由于愛立信積極配合調查,罰款金額已經較原先降低了15%。但這10.6億美元的罰款金額仍然不是個小數目。處罰金額已經達到了愛立信單季營收的五分之一。
對于此次處罰愛立信似乎早有準備。今年9月,愛立信在公布Q3財報時,就提到會準備120億瑞典克朗(約合12.3億美元)的費用以應對美方對其進行的行賄調查。如今美司法部正式宣布處罰,而愛立信除了宣布接受處罰以外,還表示將在本月內完成支付行為,這一行為或將影響愛立信四季度財報表現,但愛立信首席財務官卡爾.梅蘭德依然表示,這不會影響公司任何財務目標。
結語
自去年以來,5G建設如火如荼,各大通信廠商紛紛將其提上日程,尤其是以華為、諾基亞、愛立信“三巨頭”為代表的5G領跑者之間的較量更易受到人們關注。
作為曾經移動電信設備的第一大供應商,愛立信在自動化技術、數字服務、IoT平臺方面都有過亮眼的表現。在5G布局方面,愛立信已與全球不同的電信運營商簽訂了超過75份商業5G協議或合同,其中23個大型5G網絡已經正式投入商用。
然而隨后華為的崛起超越了愛立信,讓后者不得不進一步投入5G研發布局。在近來華為遭受美國制裁時,業內多有說法稱愛立信會抓住機會重新壓制華為,然而此次爆出行賄丑聞卻是給自己惹了一身騷,在5G方面想要趕超華為又增加了不少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