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領頭羊的代價是什么?被誤解,被質疑,甚至被群毆。這也也正是高通在 5G 芯片領域所承受的一切。喧囂背后,冷靜思考,技術自強與拓展不止,才是最佳的反擊與答案。
與非網 12 月 6 日訊,針對美國政府對高通發起的壟斷競爭質控,英特爾執行副總裁 Steven R. Rodgers 發表官方博客文章表示,支持政府的該項行動,并稱高通以芯片優勢將其擠出 5G 芯片市場,雖然隨后將基帶部門出售給蘋果,但該決定使其蒙受“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據悉,早前英特爾在 5G 基帶方面仍處于研發階段,距離試用甚至商用之間的距離存在較大空間,即使所謂的高通壟斷現象不存在,其在移動 5G 芯片領域的優勢也并不明顯。此前英特爾宣布使用聯發科 Helio M70 5G 基帶,布局 5G PC 端芯片解決方案,被認為是有意回歸移動基帶市場。
圖源 | android
高通面臨的麻煩絕非如此。近日,德國汽車零件制造商馬牌 (Continental) 和豐田旗下汽車零組件廠電裝 (Denso) 表示,若高通持續向市場收取高額 5G 授權費,恐導致以 5G 高速聯網的汽車成本上升,屆時將損及汽車供應廠商之利益。
除了兩汽車零件供應大廠之外,相關主要汽車大廠 BMW、福特 (FORD)、豐田汽車,與通用汽車(GM) 等貿易代表也相繼表示,高通向市場收取不當地 5G 授權專利金,恐怕傷及相關車廠利益。
雖然受到來自同行甚至 IP 客戶反壟斷訴訟壓力,海外知名半導體行業論壇分析機構 The European View 表示,隨著 5G 正式商用以及高通在基帶方面積累的強大技術壁壘,高通在手機芯片的霸主地位并不會受到絲毫影響。具體原因如下:
首先是手機(基帶)芯片領域相對較少的競爭壓力。目前,已成功實現 5G 基帶自研商用的廠商僅有三星(Exynos Modem 5100),華為(Balong 5000),聯發科(Helio M70)以及高通(Snapdragon X50)。
其中,華為基帶目前暫不對外出售,三星基帶市場占有率遠不及高通,而聯發科作為 5G 市場后進者,性能還需實操驗證。因此,高通依然是手機廠商們首要選擇。據悉,蘋果在收購英特爾基帶業務后,距離 5G 基帶商用仍需至少 2 年,在此之前,其將使用高通 5G 基帶。
其次,得益于高通在 5G 基帶以及芯片組方面的實力。2019 驍龍峰會上,高通推出旗艦級的 5G 平臺 865 以及面向中高端系列的 765/765 5G 芯片組。其中,高通 865 平臺需外國 5G 基帶,以實現通信功能。
而驍龍 765/765G 則集成了 X52 5G 基帶,同樣支持 5G 雙模,以及毫米波和 Sub-6,下行速率可以達到 3.7Gbps。目前已知信息看,相比麒麟 990,高通 865 能夠實現對于毫米波的支持,而對比聯發科天璣 1000,驍龍 865 在性能參數上應該更為領先。
最后,在未來 5G 落地場景方面,高通的布局相對完善。分析預測,汽車領域的 5G 應用將在 2020 年末迎來井噴式爆發,并將持續至 2030 年。截止 2035 年,該領域搭載 5G 應用的市場規模可達 1230 億美元。不出意料,英特爾與高通將在該領域展開激烈廝殺。
但是,從目前的產業布局來看,高通占據一定優勢。今年 10 月,高通宣布與眾多主要中國車企達成合作協議,共同研發并商用安全可靠的 C-V2X(Vehicle to Everything)技術,預計該技術與平臺可于 2020 年在中國落地。
作者: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