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消息,10月14日23點,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張悠慧團隊、精密儀器系施路平團隊及合作者在《自然》雜志發表題為《一種類腦計算系統層次結構》的論文,論文首次提出「類腦計算完備性」以及軟硬件去耦合的類腦計算系統層次結構。通過理論論證與原型實驗證明該類系統的硬件完備性與編譯可行性,并擴展了類腦計算系統應用范圍使之能支持通用計算。
據悉,類腦計算處于起步階段,國際上尚未形成公認的技術標準與方案,這一成果填補了空白,利于自主掌握新型計算機系統核心技術。目前,清華大學正在開發新型類腦計算機。《自然》雜志的審稿人評論:「這是一個新穎的觀點,并可能被證明是神經形態計算領域以及對人工智能研究的重大發展。」
截圖自央視新聞
據介紹,「類腦計算」是借鑒生物神經系統信息處理模式和結構的計算理論、體系結構、芯片設計以及應用模型與算法的總稱。歐盟人腦旗艦研究計劃項目指出:「在未來10到20年內,誰要引領世界經濟,誰就必須在這個領域領先。」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