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界動態 > 榮耀出售,華為或另辟蹊徑再創“榮耀”

榮耀出售,華為或另辟蹊徑再創“榮耀”

2020-11-20
來源:物聯網智庫
關鍵詞: 榮耀 華為 供應鏈 小米

榮耀出售是華為在特殊背景下迫不得已的選擇,盡管有些許的悲壯,但卻是最優解。榮耀出售后,華為可以盡可能的專注于技術攻克和物聯網戰略落地上。

隨著多家企業在《深圳特區報》發布聯合聲明,以及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發出“祝福”聲明,喧囂了數周的“華為出售榮耀手機業務”消息終于靴子落地。

作為華為手機業務重要里程碑,榮耀品牌盡數出售將會是華為手機業務歷程中的重要節點,同時,由于榮耀實際控制方的變動,國內手機行業格局也將迎來重塑。但不管將來如何,無論是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還是從華為當下的戰略規劃來看,雙方就此“分道揚鑣”反而是最優解。

消息發布后,已經有不少媒體分析了“新榮耀”的未來,有機遇也有挑戰。一方面,離開華為的榮耀將擁有更加自由的定位,不再局限于中低端手機市場,可以沖擊高端市場,以便在未來獲得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同時,榮耀還可能解除由于“華為禁令”而帶來的枷鎖,獲取全供應鏈的支持,從而先“活下來”;另一方面,出售后的“新榮耀”將在股權上與華為徹底分割,意味著長久以來榮耀依賴的華為研發、渠道、資金等優勢都將不再,“新榮耀”需要重新出發,與同樣定位的小米、OPPO、VIVO等品牌正面交鋒。

可以說,榮耀是否能再創榮耀,就只能交給時間來回答了。

反倒是華為,亦是同樣兼具機遇與挑戰。雖然華為此次決定出售榮耀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國對華為的制裁,悲壯的稱之為“華為的斷臂求生”毫不為過,但關鍵時刻的果斷決策一定不是臨時起意、破罐子破摔,反而會更加著眼未來,在擁抱明天的同時更加自如地應對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

榮耀很重要,但華為更重要

2013年12月16日,華為在北京舉辦的主題為“誰與爭榮”新品發布會上,首次正式對外公布了“榮耀”這個獨立品牌,主打定位是中低端智能手機市場,與主打高端市場的華為形成互補。自此,華為在“華為+榮耀”雙品牌、比翼齊飛的戰略模式下,市占率很快得到提升,華為手機迅速席卷國內外市場。

獨立運作的榮耀進入“趙明時代”后,增長變得更為迅速。2017年,榮耀在小米、360、樂視等一眾互聯網手機品牌中脫穎而出,穩居互聯網手機品牌第一的寶座。2019年第一季度數據顯示,榮耀手機的出貨量占到了華為手機總出貨量一半左右。今年5月份,榮耀還正式明確了IoT戰略,發布了榮耀智慧屏。

然而,一切的轉折點都要從美國政府“釜底抽薪”般的芯片禁令之后開始,就像華為不斷在公開場合所強調,華為正在極限求生。今年第三季度,一路高歌猛進的華為終于還是嘗到了美國禁令所帶來的苦,三季度華為手機出貨量5170萬部,同比下滑了23%。而榮耀手機的出貨量更是在華為手機總量中呈現滑坡式下降,從去年(2019第一季度)的一半占比降到了四分之一。

榮耀不再“榮耀”,但其實還有更嚴峻的問題。缺芯局面的持續,麒麟的絕版,不僅打擊了榮耀,華為更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包括華為Mate 30系列手機在內的產品線甚至被外界預測會面臨減產甚至停產的風險。

如果在禁令不解除的情況下,華為儲備的芯片和其他手機零部件顯然很難足夠支撐起兩個品牌的手機出貨,那么,選擇題就來了,保華為還是保榮耀?相信即便是局外人的你都會堅定地選擇“保華為”,不僅因為華為品牌價值、華為數年追求的高端定位等一系列復雜的關系,同時,還因為華為手機業務是華為面向未來物聯網時代的戰略核心。

余承東曾說過,“無論有多大的困難,我們的業務都要繼續下去”。

77.jpg

2019年,華為提出了面向物聯網時代的“1+8+N”的智慧全場景戰略,以圖構建起牢固的終端消費者生態系統。在這個戰略中,1是手機、8是(AR/VR、平板、PC、智慧屏、手表、智能音響、車機、耳機)、N是生態伙伴產品。也就是說,智能手機作為物聯網時代的入口,華為無論如何是不可以丟掉的。

從歷史來看,上一個通信時代的霸主諾基亞在丟掉智能終端業務后,已經完全錯失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甚至在物聯網時代也遠遠落后于其他競爭者。以史為鑒,筆者相信如果不是逼不得已,從華為的IoT戰略來看,華為智能終端業務勢必要極力保全。

而華為當下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缺芯。眾所周知,榮耀終端業務并不只包括手機,還有PC、智慧屏、智能手表等IoT產品。集微咨詢高級分析師陳躍楠表示,“華為出售榮耀,每季度便可以從榮耀品牌中釋放三分之一的芯片供給華為手機。節省出來的手機芯片或其他元器件,可以增加自身手機的供貨量。”

另外,華為在今年早些時候還加急向聯發科采購了1億片左右的芯片,維穩高端市場的同時重拾中低端市場也是有可能的。同時,加上現在華為手機采取的緩慢策略,也有利于盡可能的擠出時間以解決供應鏈問題。

而另一方面,單憑華為砍掉部分業務,“省吃儉用”的去爭取時間也并非上策,更重要的是把決定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從目前來看,大多數底層技術還都掌握在美國企業手中,特別是芯片半導體相關產業。任正非談及華為今天的困難時就表示,華為的困難不是來自于戰略上的錯誤,而是華為設計的先進芯片,國內的基礎工業造不出來。

既然求人不行,就只能反求諸己。根據11月2日金融時報報道,華為已經計劃在上海建設一家芯片制造工廠,工藝從45nm起步,預計在2021年之前實現28nm芯片量產,率先嘗試用于華為IoT設備,2022年之前實現20nm芯片制造,用于華為多數5G電信設備。這意味著華為將可能向英特爾、三星看齊,成為一家綜合具有芯片設計、芯片制造、芯片封裝和芯片測試全棧能力的企業。

不過這一過程也是困難重重,首先第一要素就是資金,芯片半導體行業是一個燒錢的行業人盡皆知,而華為上海工廠初期投資就超過了100億元。有意思的是,榮耀剝離前夕,華為董事陳黎芳在心聲社區發表講話稱,華為是全世界最窮又最舍得花錢的高科技公司,與蘋果財報上的現金相比,華為少了一個數量級。

而出售榮耀后,華為將獲得一筆數目客觀的資本,如此再看,發揮榮耀最后的資本價值倒也不錯。余承東曾表示,“即便花三年、五年甚至更長時間,華為現在也必須要布局芯片制造。”起碼在起步上,華為已經創造了一些可能。

再創“榮耀”,華為或另辟蹊徑

榮耀手機業務出售后,誰來補齊消費者業務的空檔?答案可能是汽車。華為“造車”早已經是業界公開的秘密了。在其“1+8+N”智慧全場景戰略中,車機就是其中重要一項。而最近不斷爆料的新聞,更加印證了華為“造車”已是板上釘釘的“重要大事”。

10月30日,華為Mate 40中國區發布會上,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登臺發布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獨立品牌——HI;11月14日,央視節目《第一發布》報道,長安、華為和寧德時代聯合打造了一個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并即將推出首款車型,華為發言人便是余承東;11月16日,消息傳出華為消費者BG正在與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進行整合,總負責人是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

一連串的消息,加上榮耀出售的消息被爆料,就有行業人士指出,“榮耀手機業務剝離后,消費者BG業務將會出現一個大空檔,余承東肯定也希望接手汽車業務。”

據了解,2019年5月,華為正式成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與華為BG并列為一級部門,汽車BU屬于ICT管理委員會,最高負責人是華為輪值懂事長徐直軍。華為當時稱,華為不造車,該部門的定位是提供智能汽車的ICT部件和解決方案,幫助車企造好車。按照正常業務的成長路徑,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日后可能會成長為單獨的智能汽車BG。

目前,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的員工已經超過4000人。華為輪值懂事長徐直軍在采訪時透露到,今年在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的投入已經超過了5億美元,并且短期內也不會考慮汽車業務的盈利問題。

沒有盈利,但華為還依然堅持“造車”計劃,其實僅僅因為汽車的“錢景”十分廣闊。我們經常說物聯網時代的汽車將是ICT行業與汽車工業融合的產物,而在華為看來可能是繼電腦、手機之后的第三大流量入口。

華為高層對汽車產業持有相同的態度,即如果手機從功能機向智能機過度一樣,汽車也正在從傳統汽車向智能汽車過渡。華為做智能手機的經驗,一定程度上可以復制到智能汽車業務上。

而且,對于智能手機來說,無論國內國外都已經是一個存量市場,換機周期在不斷拉長,換機動力也主要依靠技術迭代才能拉動,比如5G。而汽車行業則不然,汽車目前才剛剛進入智能化的初級階段,未來是一個大而廣闊的增量市場,無論是B端還是C端都呈現出較強的需求欲望。

總體觀之,華為不造車是因為汽車制造價值本身并不高,但華為切入汽車行業,則是看到了未來汽車上增值部分的價值轉移。據公開信息顯示,汽車芯片、軟件以及新技術產品的利潤率普遍在20%以上。而未來智能網聯汽車中的價值構成,是40%的硬件+40%的軟件+20%的內容。

78.jpg

在芯片上,今年6月15日,由華為海思直接出面與比亞迪簽署簽訂的合作協議中,就包括了首款應用于汽車數字座艙領域的麒麟710A,這也是探索華為自研芯片正式應用于汽車的開端;在軟件上,華為開發的鴻蒙2.0也已經“上車”,而鴻蒙更有價值的地方在于不同于安卓和iOS系統,不用適配專門的硬件系統,實現了軟硬件的解耦而實現全物聯網場景的可操作性;在內容上,華為HMS for Car也已經有了重要的合作好伙伴——沃爾沃,這也是華為助力汽車從交通工具向具有交互和服務能力的智能終端進化的探索。

榮耀出售是華為在特殊背景下迫不得已的選擇,盡管有些許的悲壯,但卻是最優解。榮耀出售后,華為可以盡可能的專注于技術攻克和物聯網戰略落地上,也許未來提起華為時,就像徐直軍曾說,“可能十年以后的汽車行業,華為又很牛逼,像在手機行業一樣”。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高中生大粗吊gvlive| 114级毛片免费观看| 日韩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小说网站在线观看| 在线精品91青草国产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你懂的国产高清在线播放视频| 被强制侵犯的高贵冷艳人妇|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一个人看的视频www在线| 日本边吃奶边摸边做在线视频| 亚洲成年人免费网站|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国产剧情av麻豆香蕉精品| 5g影讯5g探花多人运视频| 很黄很色的女同性互慰小说|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六月婷婷激情综合| 韩国公和熄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 caoporn国产精品免费| 新版天堂资源在线官网8| 亚洲AV成人无码天堂| 欧美系列第一页| 免费看黄a级毛片| 色综合久久综合中文小说| 国产欧美日韩中文久久|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卡蜜 | 97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成人一级黄色大片| 久久国产高潮流白浆免费观看| 欧美人与z0xxx另类|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竹菊影视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国产一级理仑片日本| 黄色福利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