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滴滴自動駕駛即將完成新一輪融資,融資額超 3 億美元,其中廣汽集團投資 2 億美元(廣汽集團直接投資 1 億美元,廣汽資本旗下基金投資 1 億美元)。知情人士稱,投后,滴滴自動駕駛估值將超過小馬智行。
去年5月,滴滴自動駕駛宣布完成首輪超5億美元融資。這是滴滴自動駕駛公司成立后首次對外融資,也是目前國內自動駕駛公司,獲得的單筆最大融資。該輪投資由軟銀愿景基金2期領投。
2016年,滴滴開始投入自動駕駛研發測試。2019年8月,滴滴將旗下自動駕駛部門升級為公司。滴滴已在北京、上海、蘇州、美國加州獲得路測資格,并在上海取得首批“智能網聯汽車示范應用”牌照,可開展載人測試。滴滴自動駕駛公司正與滴滴旗下的小桔車服及滴滴金融共同探索,包括智能充電樁設立、車隊維保、保險等項目在內的未來出行整體解決方案。
滴滴并不被業內視為自動駕駛技術領先的公司,但該業務融資額度和估值已超過小馬智行。小馬智行是自動駕駛創業公司中,被業內認為技術實力最強的一家。根據公開資料,截至 2021 年 2 月,小馬智行共計融資超 11 億美元,估值超 53 億美元。滴滴也超過了 Uber 自動駕駛業務去年底出售時的 40 億美元估值。
滴滴自動駕駛業務估值高,原因顯而易見——作為中國最大的出行平臺,滴滴有數據優勢,并且更容易商業化。滴滴自動駕駛 COO 孟醒在接受《晚點 LatePost》在內的媒體采訪時稱,滴滴有大量的場景、數據,能夠更快地迭代算法。當軟件算法成熟的時候,滴滴也能夠更快地冷啟動。
臨近上市,滴滴延續了過去打車大戰的思路——持續融資,利用資本杠桿與對手競爭。滴滴將橙心優選、貨運、兩輪車等業務單獨拿出來融資,不停融到更多錢來換取生存優勢。
不似 Uber 和 Lyft,滴滴選擇在自動駕駛業務上繼續投入。投資外,包括滴滴創始人、董事長程維在內的公司高層也經常為自動駕駛相關的合作站臺。但上市后的滴滴,也將面對同樣 Uber、Lyft 同樣的壓力,提升業務效率、扭虧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