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非網8月2日訊,北京大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大橡科技”)宣布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洪泰基金領投、仁愛資本跟投,老股東鼎暉VGC和復容投資繼續加碼。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5月,大橡科技剛完成由復容投資參投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據不完全統計,大橡科技所屬領域先進制造本年度共有31筆融資。
據大橡科技CEO周宇透露,短短3個月內連續兩輪累計近億元融資,除原定用于加速器官芯片產業鏈布局外,更將著重推進類器官芯片技術迭代,針對癌癥、神經退行性疾病、炎癥性疾病等領域的創新藥物研發提供高仿生、高通量的模型,同時完善類器官標準化培養體系及在個性化精準醫療領域的應用。
大橡科技成立于2018年,是中國領先的研發和生產人體器官芯片和類器官芯片的高科技公司,致力于推動和引領器官芯片和類器官芯片在新藥研發、疾病建模和個體化精準醫療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并獲得了復容投資旗下基金的投資支持。公司期望提供更精準、更高效、更經濟的藥物研發解決方案和創新、仿生的臨床精準用藥標準化平臺,推動人類健康事業發展。
據介紹,大橡科技正在研發的類器官芯片(Organoid-on-a-Chip),是將類器官(Organoid)與器官芯片(Organ-on-a-Chip)完美結合的創新技術平臺。相比傳統的2D/3D細胞系模型、動物模型,大橡科技類器官芯片能夠更好地模擬人體組織/器官的生物化學和物理微環境,真實再現體內器官的諸多關鍵生理特征,具有更好的臨床一致性,一定程度上解決臨床前模型種屬差異導致的數據準確率低的行業痛點。
圖片
基于類器官芯片構建的免疫共培養模型,能夠極大程度地真實模擬人體內腫瘤免疫微環境,這就為如單抗、雙抗以及PD-1免疫抑制劑等大分子藥物提供了良好的高通量體外評價模型。而在臨床治療方面,除化療、小分子靶向藥外,類器官芯片也可以幫助患者對腫瘤免疫及聯合療法進行藥物測試,從更大的藥物范圍中幫助患者篩選到適宜的治療方案。
更值得一提的是,與傳統類器官培養平臺相比,大橡科技著力打造的類器官芯片也更具標準化、高仿生、高通量特征,能顯著提高類器官培養的成功率、穩定性和重現性,并以此解決腫瘤微環境模型構建、血管化過程以及多器官互作等傳統類器官培養平臺難以實現的問題。
目前,大橡科技的研發團隊已成功制備出多種腫瘤組織來源的類器官芯片模型、高仿生腫瘤微環境模型以及其他類器官病理模型,適用于多個疾病領域的藥物研發及臨床轉化。
另據大橡科技透露,公司與合作方開展的藥敏測試結果與臨床應用結果一致性的前瞻性臨床研究也在順利推進中。
大橡科技CEO周宇透露稱,短短三個月內,連續兩輪累計億元融資,除原定用于加速器官芯片產業鏈布局外,更將著重推進類器官芯片技術迭代,針對癌癥、神經退行性疾病、炎癥性疾病等領域的創新藥物研發提供高仿生、高通量的模型,同時完善類器官標準化培養體系及在個性化精準醫療領域的應用。
洪泰基金董事總經理姜非博士表示:“醫藥醫療是洪泰基金的主要投資領域之一,洪泰已經布局了一批市場知名的優秀醫藥醫療項目。類器官芯片作為醫藥領域新興的細分賽道,是最為符合”個體化精準醫療“的解決方案之一。在藥物臨床前研發過程中,類器官芯片有可能逐步取代體外試驗和動物試驗,成為藥物臨床前研發的主要工具。大橡科技開發的類器官芯片產品兼顧高通量與仿生性,可操作性強,全球產業化領先,可規模化應用,公司已與國內外一流產業方深度合作,投資價值極高。”
億邦動力獲悉,本輪投資方洪泰基金是中國打通早期創業和資本市場的專業投資機構之一。由著名企業家俞敏洪先生和資深投資銀行家盛希泰先生在2014年11月共同發起成立,主投領域:消費升級、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文化娛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