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關鍵詞:日本 網絡安全 戰略
2021年7月12日,日本內閣網絡安全中心(NISC)在官網上發布消息,公布最新版《網絡安全戰略》(草案)并征求公眾意見。
NISC稱,現行的網絡安全戰略(2018年7月)是“今后3年應實施的各項措施的目標和實施方針”,將于2021年到期,因此,網絡安全戰略總部制定了下一期網絡安全戰略(草案),并在8月10日前向國民廣泛征求意見。當前征求意見活動已經結束。下面是我們對日本最新版《網絡安全戰略》(草案)的簡介。其PDF版(55頁)及機翻譯文已放入三正公司知識星球,詳情歡迎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入查看。
圖片來源:NISC官網
概要
1. 下一期網絡安全戰略的課題和方向
對進入2020年代的日本所處時代的認識:“新常識”與數字化社會的到來。
圍繞網絡空間的課題認識:國民整體參與到網絡空間中來。
鑒于數字經濟、數字改革、新冠疫情、遠程辦公和在線教育的發展、日益嚴峻的安全保障環境、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召開、期待數字技術對SDGs的貢獻等,日本政府制定了涵蓋全體國民等所有主體的“Cybersecurity for All”,以確保“自由、公正、安全的網絡空間。
圖片來源:NISC官網
2. 提高經濟社會活力及持續性發展
日本政府將于今年9月設置”數字廳“,推進數字社會建設。另,為了將網絡安全與企業價值結合,要提高數字投資與安全對策的一體性。
具體措施為:
經營層的意識改革:通過數字化管理行動指南的實踐,進一步推動網絡安全管理指南工作的可視化;
地區和中小企業中”DX with Cybersecurity“的推行:通過當地社區的推廣和發展,以及面向中小企業的服務審查注冊制度,應對數字化面臨的知識和人才短缺問題;
建設基礎以確保供應鏈等的可靠性:基于 Society5.0 的框架等推進各種舉措;
提升包容性數字和安全能力:在推進信息教育的同時,與”數字化應用“團體合作,推進各種措施。
3. 實現國民安全且安心生活的數字社會
提供保護國民和社會的網絡安全環境;確保網絡安全,與以數字廳為龍頭的數字改革相融合;對支持經濟社會基礎的各主體采取措施;多樣化主體之間實現信息共享與合作,強化應對大規模網絡攻擊事件的體制。
4. 為國際社會的和平穩定及日本的安全保障做出貢獻
日本周邊的安全保障環境日趨嚴峻,網絡空間成為國家間競爭的場所,這也反映了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為保障網絡空間安全穩定,日本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提高網絡領域在外交和安保方面的優先地位。目標是:確保自由公正且安全的網絡空間、國際合作、提升日本的防御能力和狀況掌握能力等。
具體措施有:促進網絡空間的法治;加強防衛省自衛隊的網絡防衛能力,確保尖端技術和防衛產業的安全,強化日美同盟;加強各部門國際合作的多層次框架,在包括ASEAN(東南亞國家聯盟)在內的印度太平洋地區,通過企業、政府、學術界合作等,強化相應措施。
5. 為實現目標制定的橫向措施
日本將以橫向和中長期的角度,從研究開發、人才培育和全員普及工作的三個方面展開工作。
研究開發
增強國際競爭力,構建企業、政府、學術界聯合的產學官生態環境。
推進實用研究技術開發:應對供應鏈風險;培育和發展國內產業;對網絡攻擊進行掌握、分析和共享;推進密碼學研究。
著眼中長期的技術趨勢:發展AI技術,堅持AI為社會、社會為AI的方針。發展量子技術,尤其是抗量子計算機密碼學研究和量子通信/密碼學。
確保人才的培養和活躍
” DX with Cybersecurity“的推進:創造出能夠學習” plus security“的環境;人員流動相關實踐(xSIRT、副業、兼職)的普及等。
應對日益巧妙和復雜的威脅:加強人才培養項目;為人才培育奠定共同基礎(對工業界與學術界的人才和知識開放);面向資格證書制度的工作等。
政府機關工作:強化結構,以使用外部高級人才,例如積極錄取”數字分級“合格者,充實和強化研修等。
全員參加與相關普及啟發
基于數字化推進,推進和改善行動計劃等。
6. 推進機制
依據日本的網絡安全政策,為確保自由公正安全的網絡空間,需要政府一體化的推進體制。以”數字廳“作為推進數字化改革的司令部的同時,須進一步加強相關組織的應對能力和合作。此外,認識到國際合作的重要性,NISC將與相關部門合作,將此次戰略積極告知國內外相關者。
網絡安全戰略本部通過與NSC(日本國家安全保障會議)緊密合作,對重要事項進行審查。同時,與其它重要公共事業管轄機關(金融廳、總務省、厚生勞動省、國土交通省、經濟產業省)、內閣官房和內閣網絡安全中心(含GSOC和CYMAT)、6家機關(警察廳、數字廳、總務省、經濟產業省、外務省、防衛省)及網絡安全協會聯合,分別負責對公共建設事業、政府機關、企業和個人進行體制的進一步推行。
推進體制概念圖(圖片來源:NISC官網)
7.總結
本次戰略期內,為實現提高經濟社會活力與持續性發展、實現國民安心生活的數字社會、為國際社會的和平穩定及日本的安全保障做出貢獻等目標,制定了三項橫向措施為:研究開發的推進;促進人才的確保、培養和活躍;全員參加相關普及啟發。
日本網絡安全戰略的確立和深化
隨著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網絡空間威脅持續增長,歐盟及美國、英國、德國、法國、韓國等國家紛紛出臺國家網絡安全戰略。在此大環境背景下,日本政府于2013年出臺《網絡安全戰略》。這是日本網絡安全政策從信息安全政策中獨立出來的標志。2014年,日本通過《網絡安全基本法》,明確了網絡安全戰略的法律地位。此外,為有效應對不斷演變的網絡威脅,日本政府于 2015年、2018年兩次發布了升級版《網絡安全戰略》,明確日本網絡安全戰略的目標、原則、措施和未來發展方向。
以往《網絡安全戰略》簡介
1、《第一版網絡安全戰略》
2013年6月10日,日本發布了首個網絡安全戰略,目標是建設世界領先的、有韌性的、充滿活力的網絡空間。與之前將網絡安全視為純粹的技術問題、不涉及政治和國家安全的戰略形成鮮明對比,新的戰略尤其強調外交和國防,并首次明確提出”在國外,針對交通信號設備和關鍵基礎設施(如控制系統)的網絡攻擊,其復雜性和復雜程度都令人懷疑政府組織參與其中“。
在外交方面,該戰略強調了政府的工作:①《聯合國憲章》和國際人道主義法在網絡領域應用;②繼續執行建立信任措施;③為雙邊和區域討論等提供支持,如東盟區域論壇內;④基于美日軍事同盟,從聯合訓練、共享威脅信息和制定國際規則方面加緊合作。
2、《第二版網絡安全戰略》
2015年9月,日本政府發布第二份網絡安全戰略。與以前的戰略相比,新文件明確表達了日本在網絡空間領域的戰略目標,即”建立自由、公平和安全的網絡空間,以有利于增強社會經濟活力和可持續發展,有利于建設人民安居樂業的社會,有利于維護國際社會和平穩定和國家安全“。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該戰略提出了三種措施:①”主動,不被動“,即日本將對未來的社會變化和潛在風險進行分析;②”作為催化劑,而不是被動參與“,明確提出日本將支持個人建設網絡空間,努力維護網絡空間的和平與穩定;③”設想網絡空間是物理空間,而非獨立的網絡空間“,即認識到網絡空間具有物理屬性,其帶來的影響能與現實社會問題產生協同效應。
該戰略突出了三個基本支柱:首先,強調創建一個安全的物聯網產業/生態系統;其次,提出高層領導人應將網絡安全視為投資,而不是成本;三是改善供應鏈風險管理,支持日本企業的全球經營。
3、《第三版網絡安全戰略》
2018年7月,日本政府發布《第三項網絡安全戰略》。在威脅環境方面,該戰略特別強調了針對物聯網設備、金融科技部門、關鍵基礎設施和供應鏈的攻擊;在新興技術方面,該戰略指出人工智能的發展,可以提高異常檢測的精度,推動惡意軟件檢測自動化等自主系統的發展,但并未提到因使用機器學習系統而引入的新漏洞;在政策方法方面,該戰略再次強調,當前高層領導人仍將網絡安全視為成本,而不是必要的投資。為了糾正這種錯誤觀念,政府出臺一項計劃,以”發現并培訓能夠與高層領導解釋和討論網絡安全措施的人員“,并建立了一個供應鏈風險的網絡安全框架,創建了一份”已證明其可信性的設備和服務清單“。
在確保物聯網設備安全的背景下,該戰略還明確提出政府的意圖是穩步改進必要的系統,以調查和識別存在缺陷的物聯網設備,并通過電信運營商迅速通知用戶。
結語
從日本網絡安全戰略的發展情況看,日本高度重視自身網絡安全能力建設,并力爭擴大其在網絡安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而且,日本新的”網絡安全戰略“草案中,首次提出了可能面對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威脅“。日本在網絡空間罔顧基本事實、惡意渲染”鄰國威脅“的試探,無疑對全球網絡空間的戰略穩定增加了更多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