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時代,更多連接意味著更多漏洞。”在10月16日舉行的2021天府國際網絡安全高峰論壇上,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在演講時指出,所有網絡攻擊的核心都是利用漏洞,一點突破、層層滲透。需要通過經營安全來破解四大漏洞難題。
所有網絡攻擊的核心都是利用漏洞,并隨著技術的發展產生新的難題:統計數據顯示,1999年-2020年,Windows平臺共提交漏洞7272個,2020年達1220個,是1999年的7.1倍,漏洞“越補越多”;而0day漏洞的激增,使其成為黑客手中最有價值的武器;面對前兩個現狀,企業普遍缺乏告警和處置措施,讓漏洞響應難度加劇成為第三個難題;還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難題,就是內鬼漏洞成為了安全最大“變量”。
“破解四大漏洞難題,需要靠經營安全。”齊向東表示,政企機構可通過內生安全理念和內生安全框架的落地,建立起完整的安全防護體系,并通過經營安全實現對安全系統的動態掌控。
而經營安全需要建立起“一中心兩體系”,其中態勢感知與管控中心是作戰指揮平臺,安全防護體系是一種協同作戰體系,動態授信體系則可以破解“內鬼”信任難,以此逐一破解四大漏洞難題。
具體來說,態勢感知與管控中心是大腦、四肢、武功的三合一,通過將態勢感知、運營態勢、攻防態勢合為一體,實現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網絡安全態勢,及時看見、揪出、阻斷網絡攻擊威脅;安全防護體系可通過威脅阻斷、威脅檢測、威脅響應、威脅預判四種能力協同作戰,攔截網絡攻擊并形成日志性的安全大數據,匯聚到網絡安全態勢感知與管控中心,再通過大數據的計算找出“漏網之魚”;動態授信體系以“權限最小化”原則,在用戶的整個網絡活動過程中不斷檢查憑證,破解“內鬼”信任難題。
通過“一中心兩體系”打造數據驅動的實戰化安全運營模式,打通基礎安全流程,與態勢感知和管控中心有效協同,環環相扣融入大運維,收縮攻擊面,實現對安全的動態掌控,有效降低漏洞安全風險。
同時,齊向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當前網絡安全的投入提出了建議。齊向東表示,網絡安全是數字時代的底板工程,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未來的數字時代。網絡安全的重要性正在快速上升,已經迎來了發展的風口。
齊向東認為,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網絡安全防護可分為基礎級、普通級、先進級、引領級共四級。相應的,在數字時代,網絡安全投入在企業信息化中的比例是基礎級20%、普通級25%、先進級30%、引領級35%,網絡安全投入的人力和資金都應該按照這個比例來配置,才能真正實現“統籌發展和安全”,讓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在數字時代發揮“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