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沉迷網絡游戲問題,教育部與有關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管理工作的通知》,圍繞如何做好預防工作,系統性提出了有關政策措施,必將對遏制網絡游戲沉迷現象,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發揮重要作用。
一是契合了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切實需要
青少年是數字世界的原住民。當前青少年經常被稱作是“數字一代”“網絡一代”,他們成長的歷程一直伴隨著網絡游戲的蓬勃發展,他們是網絡游戲用戶中最年輕的群體,他們對網絡游戲的潛在風險和主要危害往往認識不足、抵制乏力,非常容易沉迷其中、無法自拔。為此,預防青少年沉迷網絡游戲非常重要。《關于進一步加強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管理工作的通知》契合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切實需要,對于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二是切中了青少年網絡使用的現實問題
青少年在網絡使用過程中暴露出諸多問題,非常值得我們密切關注和強有力干預。2018年,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和騰訊公司聯合發布《2018 中國青少年互聯網使用及網絡安全情況調研報告》。《報告》呈現了青少年互聯網使用和網絡安全的主要問題,主要包括網絡使用時間長、網絡使用低齡化、網絡娛樂和游戲關注度高、網絡使用依賴性強等。一方面,這些問題都非常容易產生;另一方面,單純依靠青少年自身,這些問題非常難以得到有效解決。2020年12月30日,京師中國傳媒智庫發布第31期 《中國青少年網絡素養調查報告(2020)報告》,將青少年網絡素養分為上網注意力管理、網絡信息搜索與利用、網絡信息分析與評價、網絡印象管理、網絡安全認知和行為、網絡道德認知和行為六個維度。《報告》指出,青少年網絡素養總體得分不高,平均得分為3.54分(滿分5分),網絡素養水平剛剛處在及格線以上,有待進一步提高。通知的發布,非常契合青少年網絡使用的諸多現實問題,必將對有效解決這些現實問題產生強有力的促進作用。
作為互聯網時代的產物,網絡游戲滿足了人們休閑娛樂的需要。但過度沉迷其中,危害性也是不容忽視的。近年來,為治理網絡游戲沉迷,有關方面出臺了不少政策措施,專家學者也貢獻了不少觀點方法。和原有政策措施相比,這次印發的通知,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多層面系統建構預防體系
《關于進一步加強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管理工作的通知》主要內容包括“確保內容健康干凈”“落實好防沉迷要求”“嚴格校內教育管理”“推動家校協同發力”和“切實加強監管問責”等五個方面的內容。“確保內容健康干凈”首先從源頭抓起,從網絡游戲企業服務與產品開發引導、游戲產品審核等關鍵環節明確網絡內容設置規范。“落實好防沉迷要求”從用戶實名注冊和網絡游戲使用時間兩個重要方面明確網絡使用規范。“嚴格校內教育管理”從學校的手機管理、上網服務、課外活動設計和網絡素養提升教育等幾個重要方面切入明確學校的教育與管理職責。“推動家校協同發力”從家庭教育指導、家校溝通合作等重要方面明確家庭教育職責,促進家校協同育人。“切實加強監管問責”從網絡游戲企業的事中事后監管、不良網絡游戲平臺和產品的處罰或關停等關鍵要素入手提升監管問責的品質。五個內容要點從不同層面,系統建構了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的預防體系。
二是多部門齊抓共管綜合施策
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游戲涉及不同部門的職責,單靠教育部門不能有效解決問題。2020年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在第五章“網絡保護”第六十四條明確規定,“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當加強未成年人網絡素養宣傳教育,培養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網絡素養,增強未成年人科學、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網絡的意識和能力,保障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同時,《未成年人保護法》在第六十六、六十七、六十八條明確規定了網信、公安、新聞出版等部門對于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職責。這次印發的通知,由教育部辦公廳、中央宣傳部辦公廳、中央網信辦秘書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公安部辦公廳和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等六個部門聯合發布,構建了多部門齊抓共管綜合施策的良好格局,對于切實加強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