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目前全球所有芯片代工企業中,臺積電與三星是一騎絕塵,進入了5nm,明年就要進入3nm,而其它的廠商均在10nm之后。
至于為什么,一方面是格芯、聯電這兩家廠商早幾年前就放棄了對10nm以下芯片的研發,認為10nm以下的工藝,成本太高,自己如果拿不下大量市場的話,只有虧本,所以專注于成熟工藝。
另外一方面,則是有些廠商的關鍵設備買不到,比如中芯、華虹買不到EUV光刻機,所以也進入不了10nm以下。還有一些廠商技術達不到,像一些三流的代工企業等。
這就造成了當前臺積電、三星在前面跑得飛快,后面的廠商沒法追,且差距越來越大的情況。
而大家都在10nm以后,同時技術不斷的發展之后,就又造成了一個現象,那就是這些代工廠們,技術相差都不太大了,畢竟格芯、聯電等都在原地踏步,不前進了,后面的總會追上的,這也就造成成熟工藝上競爭越來越激烈了。
這對格芯、聯電的影響還相當大的,所以近日有媒體報道稱,聯電感到了成熟制程的競爭壓力,不排除重新進入先進制程研發領域,以進一步維持市場競爭力。
而格芯在上市后,也是一路上漲,目前達到了350億美元左右,所以格芯也有了想法,要重新進入先進制程,研發10nm以下的芯片。
畢竟隨著半導體技術越來越發展,10nm以下工藝的芯片,也會慢慢普及,如果不進入,可能就會失去市場競爭力。
對此,不知道中芯國際怎么看,畢竟目前中芯國際最先進的技術還在14nm,而研發10nm以下的技術已經受阻,目前也只是局限于成熟工藝。
以往中芯與聯電、格芯技術差距還不大,反正大家都在10nm以上,而一旦聯電、格芯都進入10nm以下后,那么中芯國際與這兩家廠商的差距也就越來越大了,怎么來保持自己的優勢?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