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百年不遇之大變局的十字路口,汽車業何去何從?一邊是消費者的數字化生存程度越來越高,另一邊是人工智能、互聯網等高新技術快速迭代,同時還有植入了互聯網基因的造車新勢力的碾壓,迫使汽車業必須加速轉型與創新,以應對時代的新挑戰。席卷而來的數字化浪潮,恰為汽車業打開了“解題思路”,卻又讓企業陷入數字化營銷的迷霧。
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加持之下,車企與用戶直連的手段比過去多得多,App、微信、小程序、短視頻平臺等,溝通效率和效果大大提升。再結合大數據算法,使得直連客戶過去由于成本太高而行不通、效率太低而不值得,變成現在的勢在必行、事半功倍。
從銷售端看,直銷模式的客戶反饋更閉環和直接,使得車企對客戶和市場的洞察,以及對產品的定義能力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產品的迭代效率更高;從制造端看,隨著數字化營銷水平的提升,將由庫存拉動生產轉向訂單拉動生產,整個供應鏈管控能力和敏捷度再上新臺階,汽車行業從研發、生產到銷售的行銷模式發生了根本性顛覆。
汽車是一個客單價較高,且產品生命周期較長的行業,多數消費者在購物前需要經歷較長的消費決策流程,且產品的使用更換周期普遍在5年以上。這意味著,汽車企業的產品服務體驗需要貫穿在售前、售中、售后各個環節,與消費者產生交互,營造良好的客戶體驗。
在汽車行業里涉及到的商品數量是較少的,這使得技術更容易實現。以車型為例,品牌下有不同的車系,車系下有不同的車型,數目大概是六七萬的規模。當在進行 AI 實踐的時候,如果需要做知識圖譜的話,一個幾億規模的圖譜和一個幾萬規模的圖譜,其中的差異是很大的,會涉及到工作量以及重復勞動的問題,這會影響 AI 工作所能提供的技術高度。
發展電動汽車作為應對能源危機與環境污染的有效途徑,是世界各國實現節能減排戰略的關鍵。以電力電子裝置為核心的功率控制單元(Power Control Unit, PCU)是電動汽車能源轉換的關鍵設備,也是打造電動汽車新興產業鏈的重要環節,其綠色與高效的特征是交通電氣化的必要保障。
電動汽車運行環境多變、工況復雜的應用特點,使其難以滿足高安全、高性能與長壽命的突出需求。一方面,為保證較高的安全等級,PCU從子部件到集成系統均需具備高可靠性;另一方面,多變的運行環境令極限工況下高性能的穩定保持變得困難,壽命評估受到多物理系統耦合影響的難度增加。
汽車業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是社會的變化和技術的進步,驅動企業管理模式、運營模式發生變革,進而引發了商業模式的迭代,倒逼行業不得不更換一種更加高效的‘打法’來面對新的競爭。數字化正是這種高效打法的核心和支撐。所以說,數字化對于車企而言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關乎生死。
隨著未來計算能力和數據能力的提升,數字化設計將會具有更進一步的應用前景。計算能力的提升使得數字化設計不會僅僅局限在對實際系統的輔助設計驗證,同時擴大數字平臺的范圍至車輛在環(vehicle in the loop)甚至人在回路(human in the loop),利用數字系統與實際系統的實時聯動,提升對物理系統的認知、診斷和預測。數據能力的提升將能應對汽車層面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提升系統的智能化水平,為電動汽車的發展帶來更深刻的影響。
隨著汽車的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進程加快,鑒于數字化帶來的壓力、動力和緊迫性,不同細分領域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都在不遺余力地向數字化加速轉型。不僅如此,國內一線大廠也在頻頻發力,均已成為數字化程度較為領先的智能汽車零部件增量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