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交易中,背后的每個參與方都有望獲得不菲的收益。
半導體領域又現罕見海外并購。
6月26日,電連技術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預案,公司擬收購海外公司FTDI,交易完成后,FTDI將成為公司控股子公司。
FTDI是一家成立于1992年的全球頭部USB橋接芯片公司。USB橋接芯片,屬于模擬芯片,廣泛應用在汽車電子、IOT互聯網、工業產品、醫療設備、新能源以及高端消費電子。
在這筆交易中,FTDI的總價值約35億人民幣,而電連技術卻針對并購基金GP、LP以及FTDI原股東開出了4種對價。
而且經過測算,其中參與這項交易的并購基金GP、LP的浮盈高達17億,電連技術實控人通過一番騰挪也凈賺2億,交易方案有何特點?
操刀本次并購的建廣資產,曾經主導中國財團以約181億元成功收購了海外公司恩智浦剝離的安世半導體,而安世半導體后來被聞泰科技納入麾下,此后聞泰科技市值從200多億最高漲至1900多億。
因此,市場對這次電連技術收購FTDI后的表現也頗為期待,那么FTDI實力如何、能否給電連技術帶來與收購價相匹配的價值?
01
交易中的“套路”
所有參與并購的玩家都掙錢了
本次電連技術收購FTDI實際上分了兩步完成。首先,電連技術先找了具備海外并購經驗的建廣資產,由建廣資產設立的飛特半導體發起第一步收購。
2022年2月11日,飛特半導體通過英國全資孫公司以境內自有資金3.64億美元,境外銀行并購貸款5000萬美元,合計4.14億美元,收購FTDI 80.2%的股權。
然后,電連技術再收購飛特半導體的股權,以及FTDI另一股東Stoneyford持有的19.8%的股權。
為什么會涉及4種不同的交易對價?
主要是因為用于收購FTDI的飛特半導體上層股東是5支基金,分別為建廣廣力、建廣廣聯、建廣廣金、建廣廣科、建廣廣鵬,這5支基金的GP都是建廣資產,除了建廣廣連的LP就是電連技術以外,另外4支基金的LP各不相同,因此電連技術在收購過程中的交易對手眾多,利益訴求也并不一致。
根據電連技術公告的交易預案,交易作價根據交易對手不同分為4種。
一是作為GP的建廣資產,獲得3億元現金。
二是建廣廣全的 LP 深圳海匯、杭州國廷、寧波楓文的交易對價和建廣廣科的 LP 東莞引導投資的交易對價,尚未確定價格,未確定股份和現金支付的比例。
三是其余 LP 暫定的交易對價合計為13.58億元,未確定股份和現金支付的比例。這些LP持有的基金份額間接持有FTDI 股權比例為 46.02%。
四是FTDI的原股東Stoneyford 獲得1.1億美元現金,約合7.36億人民幣。
假設尚未確定交易對價的這部分LP與其他 LP的價格一致,那么電連技術本次交易支付的股份加現金總交易對價約為28.98億元(3+5.04+13.58+7.36億元);加上電連技術自身還是建廣廣連的LP,2021年成立基金時出資了5.52億。所以電連技術收購FTDI合計大概花了約34.5億元。
而在這場交易中,背后的每個參與方都有望獲得不菲的收益。
按照方案,“標的企業的 LP 份額作價”這部分是沒有明確用現金還是股票支付的。如果我們假設,合計交易對價約18.62億元(13.58+5.04億元)全部用股份支付,那么按照發行價格26.22元/股來看,截至6月28日,電連技術的股價為48.89元/股,這些股票市值在34.72億。
而年初飛特半導體收購標的80.2%的股權時,花費4.1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7.68億,除電聯技術以外的LP間接持股比例在63.09%,合計出資約17.46億。對比之下,如果接受股票支付,這些LP已然浮盈17.26億,差不多有100%的收益率。
在其他LP都接受股份作為支付對價這一假設的基礎上,電連技術在這次收購中前前后后至少要拿出現金15.88億元。
那么它用于支付現金的錢從哪里來?
2022年5月9日,電連技術剛剛公告有14億閑置募集資金剛剛用于購買理財產品;而且截至4月30日,電連技術還花了1億現金在二級市場回購公司股票,可見它手頭現金充裕。
而且這次收購,電連技術同時還會向實控人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就在去年9月,電連技術的實控人陳育宣和林德英分別減持其持有的電連技術5%、2%的股權,套現約10.77億元。
有意思的是,減持的成本在35.88-38.1元/股,而發行價格為29.95元/股,這中間有6-8元/股的差價。通過減持再增持,一來一回實控人能凈賺2個億。
02
小而美的FTDI
毛利率超70%,銷售網絡遍布50個國家
電連技術主營微型電連接器及互連系統相關產品。
微型電連接器顧名思義,是設備能量、信息穩定流通的橋梁。據調研機構Bishop & Associates數據顯示,全球連接器市場規模到2022年將達840億美元。
電連技術2017年上市時,正值智能手機的高光年代,那時它也與小米、OPPO等手機廠商保持穩定的供應關系,同時也已經進入磨刀霍霍,準備投資1億多用于建設汽車用射頻連接器生產線,想要打入車企供應鏈。
到了2021年,智能手機熄火,新能源汽車爆發,汽車智能化程度進一步提升,電連技術也順勢而為,將業務側重轉到了汽車領域。
加上這次新能源汽車戰事中,國內車企占據先機,這就給原來被德系、美系統治的車用連接器市場劃開一道口子,電連技術得以獲得更多訂單。
目前電連技術的汽車連接器產品已進入吉利、長城、比亞迪、長安等國內主要汽車廠商供應鏈,其車用連接器產品在2021年營收實現翻倍增長,成長性很高。
既然本身所處的連接器市場空間大,且下游領域也不斷有新的需求產生,為何電連技術還要收購一家海外公司呢?
FTDI比電連技術還要早14年成立,不過在規模上與后者相距甚遠。它2021年營收為7218萬美元、凈利潤為1303萬美元,大概是電聯技術同期營收規模的1/7、凈利的1/3。
雖然規模上不及電連技術,但是FTDI 深耕 USB 橋接芯片行業多年,其高速和超高速USB 3.0系列等產品受到市場認可,目前在橋接芯片領域市場占有率排名全球前列。
在高手林立的USB橋接芯片市場中,FTDI的毛利率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別為73%和77.69%,比之電連技術的毛利率要高出40多個百分點,也能證明其實力不俗。預計收購完成后,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電連技術的技術實力和毛利率水平。
更重要的一點是,FTDI的擁有豐富的銷售網絡,目前產品銷往全球50多個國家。
在連接器領域,并購并不鮮見,如今排在全球連接器廠商第二位的安費諾就是主要依靠并購整合來進行細分領域擴張。同樣的,為了獲得新的客戶,直接收購擁有優質客戶資源的企業,會比慢慢拓展客戶要來的更直接。
對于從2021年開始戰略布局海外市場的電連技術來說,這次收購擁有全球銷售網絡的FTDI也將為它的出海省下不小的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