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政府積極引導和推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且通過政策傾斜,尤其是財政補貼、稅收減免等各項優惠政策不斷加大對該產業的支持力度,極大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和發展。目前,越來越多的汽車生產廠商開始進軍新能源汽車行業,并投入大量資源進行新的探索,致使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一片繁榮景象。其中,“新能源汽車的領導者”比亞迪汽車在研發上處于領先地位;奇瑞、海馬等以自主品牌起家的汽車企業投入大量資金和技術力量開發新能源車,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國內其它大型汽車廠商也正在加快發展步伐,力求新的突破。我國新能源汽車在市場上也受到了公眾的喜愛,取得了較好的銷售成績。
能源是現代社會的血液,是事關國計民生的戰略性資源,也是大國間利益博弈的焦點。我國能源結構長期以化石能源為主。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我國原油需求持續增長,進口依存度已超過70%,嚴重影響國家能源安全,大量化石能源的使用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 汽車產業事關人民群眾的日常出行和社會資源的順暢流通,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汽車是石油消費大戶,我國各類汽車用油約占石油總消費量的50%。新能源產業在全球正處在孕育爆發勢能的重要關頭,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國家應發揮我們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和先發優勢,加強政策的支持引導力度,將我們的技術優勢和成本優勢率先轉化成市場優勢和產業優勢,成為拉動國家經濟大發展的新引擎,迅速成為世界新能源高地的領導者。隨著全球能源和生態環境面臨嚴峻挑戰,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是解決中國能源和環境問題的關鍵措施,那么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也就會越來越廣泛。對于不同技術的前景,產業界和學術界尚未達成共識。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主要包括鉛酸電池、鋰電池和氫燃料電池。能量密度是其核心技術指標。鉛酸電池發展緩慢,中國對于電池的大部分研究都是基于現有技術,沒有實質性突破。燃料電池關鍵材料技術受阻。在新能源汽車發展初期,企業注重產業規模和數量的發展,忽視了汽車產品的質量安全。美、日、韓、歐等發達國家掌握了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并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僅靠銷量很難保持中國的市場地位。我國充電基礎設施總體上基本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但仍低于“一車一項目”的預期計劃,差距依然巨大。區域分布不均勻。
得益于國家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超前眼光和戰略布局,經過20多年的精心培育,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體量初具規模,具備了一定產業比較優勢。在看到產業變化的同時也要清醒看到,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優勢并不明顯。雖然智能電動汽車不再需要發動機和變速箱,但換個角度來理解,門檻的降低意味著企業要做出差異化的產品更難了。事實上,從傳統內燃機汽車到智能電動汽車,降低的只是動力系統門檻,而車身、底盤、電子電氣等系統,以及制動、轉向等基本功能的要求一點都沒有降低。如果我們自身產業基礎不牢,核心技術掌控不夠,同樣存在著從先發到被人趕超,甚至落后的危險。
對于新能源汽車行業而言,研發的根本是為了將電動汽車投入到市場中,從而于銷售中獲取到更高的利潤,并達到促進環境保護的作用。然而從當前的市場投入情況來分析,雖然相較于傳統的汽車行業而言,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成本要低,同時還具有節能減排的環保優勢存在。但是在市場中真正去購買電動汽車的人并不多,這與人們的消費意識、對于新能源汽車的認知不足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性。因而消費者在未能完全了解、充分認識的情況下,其是不會輕易的去嘗試購買此類汽車的。因而如何來提升人們對于新能源汽車的認知,改變當期的消費觀念是當前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