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年可以說是衛星通信行業有史以來最動蕩的一年。在2021年 10月至2022年9月這12個月中,行業見證了多個星座取得重大進展、整個價值鏈上多發的并購活動以及衛星直連手機等相關重大公告的發布。所有這些都發生在衛星通信行業疫情后的復蘇之際。使用量的增長也極有可能使得行業在2022年恢復收入的增長。
疫情后的復蘇
自2017年以來,衛星通信行業收入一直呈下降趨勢,主要原因是單位帶寬價格下降、視頻服務市場的萎縮以及2020-21年新冠疫情對移動市場的影響。2022年,整個行業收入預計有望隨著使用量的增長而得到恢復。2022年雖然帶寬單價繼續下降,但在大型政府續簽項目和移動需求類市場的促進下,容量租賃的增長速度反而加快了,并進而推動了收入增長。這些項目通常可達到Gbps的規模,行業內最大的服務提供商更是可以達到幾十Gbps。Speedcast就在今年5月宣布,其網絡增加了13 Gbps的容量,總容量達到30 Gbps。這種快速增長是由兩個主要因素驅動的:對互聯互通需求的增加和衛星通信經濟性的提高。
自疫情發生以來,各國政府在普遍服務項目上加大了投入,企業也在數字化方面投入更多,居家辦公也使得更多人不得不采取遠程接入的方式,促使人們對于互聯互通的需求不斷增加。垂直領域中航空機載互聯(IFC)的復蘇給人的印象尤為深刻。在最近于首爾舉行的亞太衛星通信理事會(APSCC)會議上,Viasat的一位代表就指出,澳大利亞航空公司Qantas的IFC容量使用量已達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盡管乘客量僅為新冠疫情之前的三分之二。簡而言之,人們正在使用更多的帶寬,而這種趨勢也將會繼續下去。
在供應鏈端,衛星通信的成本效益不斷提高、軌道容量的持續增加也成為帶寬使用率逐步提高的第二個驅動因素。
正如我們從下表中匯總的最新GEO衛星訂單中看到的那樣,靈活的、軟件定義的有效載荷成為主流,而且也將是未來大多數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GEO)的發展方向。
從長遠來看,這可能會給衛星通信行業的定價帶來更多的壓力,但更靈活的衛星也將有助于解決高通量衛星(HTS)的核心問題之一——低利用率,畢竟如何滿負荷使用點波束比單單賣出單個的寬波束要難的太多了。而這一點也可能就是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比非地球靜止軌道(NGSO)星座唯一有競爭力的地方了,后者畢竟因為需要發射數百甚至數千顆衛星才能形成規模經濟。雖然GEO衛星具有這樣的法寶,但在2022年,潛在的NGSO攪局者也取得了一些重大進展。
2022年非靜止地球軌道(NGSO)星座
過去一年,幾個星座項目取得了重大進展。Starlink繼續擴大其星座的規模,在軌的衛星數量已經超過3000顆,提供消費級服務外,其業務模式也擴展到海事和企業服務。OneWeb于10月從印度發射了36顆衛星,至此該星座中衛星的數量也達到了計劃的648顆衛星中的462顆。該公司還在幾個關鍵市場取得了進展,包括:在印度通過與休斯達成協議、在沙特阿拉伯通過建立合資企業、在印度尼西亞通過與當地服務提供商DTP的合作等等多種方式,獲得了相關的網關和落地方面的許可。
截至發稿時,SES的下一代mPOWER星座并未在2022年發射,但該公司宣布了其下一代O3b mPOWER天線的進展情況。據報道,在天線的易安裝特性方面,已經可以達到由使用者自行安裝的程度。2022年,庫克群島的使用者自行安裝了新終端,并展示了其與早期O3b的向后兼容性。
除上述眾所周知的星座外,2022年還出現了包括Rivada Space Networks和Mangata在內的以“低地球軌道(LEO)的寬帶足以滿足專業使用者的應用”為前提的針對特定細分市場的新星座。例如歐盟于2022年宣布了一項60億歐元(62.3億美元)的低軌通信星座計劃,而中國更是通過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來支持民營企業建造低軌通信衛星。
根據Euroconsult發布的Satellite Connectivity and Video Market Report的數據,2022年1月至8月,這些星座新產生容量的份額已經達到了整個行業新推總容量的95%,而在2018年,數據是完全相反的,那時是GEO占95%,而NSGO只占5%。NGSO在總容量方面的主導地位應該會繼續保持,但隨著VHTS GEO(如KONNECT VHTS、ViaSat-3等)的推出,GEO也有機會重新獲得大約15%至30%的份額。
強勁的并購行為
行業的劇烈波動也促使在過去的12個月中發生了一系列的并購活動。迄今為止最大的交易是在運營商層面,ViaSat以73億美元收購Inmarsat,如此規模的重大交易,使得該交易仍處于監管機構審查階段。而最近發生的、但具有同樣影響力的是Eutelsat和估值為34億美元的OneWeb的合并,創造GEO/LEO合并的最高價記錄。
在行業的下游,SES第一季度斥資4.5億美元收購了Leonardo DRS的全球企業解決方案業務,使得SES在政府/國防部門的業務得到了巨大的提升。Hispasat以9600萬美元收購了拉丁美洲VSAT服務提供商AXESS Networks,加深了西班牙衛星運營商在拉丁美洲的固有影響力。Intelsat宣布其Gogo收購案的最終整合,盡管今年下半年有傳言稱Intelsat/SES將在行業內進行合并,但這場大合并尚未實際發生…。雖然不是通過并購,但今年Avanti也完成了資本重組,將公司債務降低了5.5億美元,而Intelsat更是通過在美國C波段頻譜所獲的意外現金擺脫了破產的威脅。
展望明年,盡管有金融市場不確定性和利率上升等因素的影響,衛星通信行業的并購行為仍將繼續。在最近的APSCC會議上APT Satellite就指出:隨著帶寬單價的持續下降,必將給衛星運營商和服務提供商的利潤帶來進一步的壓力,從而進一步促進垂直領域的整合,行業內更多的并購行為是一定會發生的。
衛星直連手機:離現實更近一步?
衛星直連手機——普通手機通過與衛星直連獲得寬帶數據服務——一直被認為是科幻小說中的情節。就好像“你不能違反物理定律”,目前的狀況依然如此——普通的手機仍然無法直接從太空中獲得寬帶服務。
但在過去的一年中,衛星、電信服務和智能手機行業都朝著正確的方向邁出了大步。最有影響力的公告是今年的9月份,蘋果在iPhone 14發布會上宣布,該手機可與Globalstar衛星連接,初期可用于緊急求救消息的發送。SpaceX和T-Mobile也宣布了直接與手持通信設備的合作,但細節有限;中國的手機制造商華為宣布,其Mate 50智能手機將能夠使用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發送(但不能接收)文本,后續的Mate 60將能夠實現短信息的發送和接收,并可進行短語音通話。
除了突破衛星與移動通信的界限之外,這些消息的發布還將衛星通信帶入了一個更廣泛的領域,并在業界掀起了新的熱潮。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在iPhone 14的發布會上,蘋果公司還展示了一個由閃耀的群星組成的logo。雖然目前普通手機仍然無法直接從太空中獲取寬帶服務,但2022年對這項新興技術的研究的確向前邁出了一大步。隨著衛星通信成為普遍通信服務領域的一部分,我們在今后的時間里一定會聽到更多的在這個領域獲得突破的信息。
過去的12個月可以說是衛星通信行業有史以來最重要的幾個月。我們可以看到行業中的大部分領域在疫情復蘇階段或多或少地取得了一些進展,也看到某些運營商在并購中承擔了一定的風險以及后來的攪局者在繼續對星座項目進行大量投資。未來幾年,可用衛星容量將逐步發生變化,從而導致更多的動蕩和行業的變革。
幾年后衛星通信行業將如何仍然不確定,但整個行業在2022年的表現仍表明衛星通信行業仍然會向更大、更成功、更主流的方向發展。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